1.特斯拉股价在美股市场暴跌,创下上市15年来最长连跌纪录,市场普遍认为是由于马斯克的“不务正业”导致品牌资产受损。
2.中国、欧洲、美国三大核心市场销量集体“失速”,2月中国销量同比腰斩49%,欧洲多国销量同比降幅超40%。
3.马斯克的政治立场和门店抗议活动吓退了潜在购车者,导致特斯拉销量下滑。
4.然而,分析人士认为特斯拉股价的长远决定性因素仍然在于其技术的领先性。
5.目前,华尔街多空势力激烈博弈,部分机构对特斯拉的未来故事耐心消退,而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依然看涨特斯拉。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昨夜,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暴跌,“美股七姐妹”无一幸免,特斯拉跌得最惨。在此之前,特斯拉股价已经在美股市场划出一道长达七周的阴线,创下了上市15年来最长连跌纪录。
对于股价暴跌的原因,市场普遍认为是由于马斯克的“不务正业”。在新能源产业革命初期,特斯拉凭借“科技+环保”的双重叙事构建起了独特的品牌护城河。但随着个人形象与特斯拉高度绑定的马斯克不断释放出越来越激进的政治主张,从科技创新领袖变成了“企图控制世界的邪恶全球首富”,特斯拉的品牌资产正加速瓦解。
而比起品牌受损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斯拉全球销量在中国、欧洲、美国三大核心市场集体“失速”,2月中国销量同比腰斩49%,创两年半新低;欧洲多国销量同比降幅超40%;美国本土市场也连续四个月下滑。
这家曾引领全球电动车革命的巨头,似乎正在被多重力量拽下神坛。
近日,马斯克加入特朗普政府后,其支持极右翼政党的言论引发消费者强烈抵制,而在全美主要城市都设有门店的特斯拉成为抗议群众的发泄对象。有媒体统计,从特朗普就任总统之后的一个半月时间,美国各地已经出现了十多起针对特斯拉门店以及超充站的严重恶意袭击事件。
目前,特斯拉门店几乎每个周末都会迎来抗议者,抗议这家汽车制造商的老板马斯克和他代表总统特朗普推动削减政府开支,认为他的行动挑战了国会控制美国预算的权力,还为他个人谋取私利提供了便利。
特斯拉车主无奈在车尾贴上车贴,“我在伊隆(Elon)发疯之前买了这个”
抗议活动不仅限于物理层面的破坏,更在社交媒体和公众舆论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抵制。就连“AI教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辛顿,也下场“手撕”马斯克,直指马斯克的DOGE(政府效率部)严重破坏美国的科研机构,并建议把马斯克从英国皇家学会开除。
品牌形象受损的直接后果体现在特斯拉的销量上。
特斯拉全球销量在中国、欧洲、美国三大核心市场集体“失速”,2月中国销量同比腰斩49%,创两年半新低;欧洲多国销量同比降幅超40%;美国本土市场也连续四个月下滑。
如果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主要是受公司暂停生产以升级生产线迎接焕新Model Y的因素影响,那么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与趋势所背离的销量大幅下滑则表明,马斯克的政治立场和门店的抗议活动已经吓退了潜在购车者。
当消费者用钱包投票时,特斯拉正在为其创始人的政治冒险买单。
马斯克的政治野心确实可能在短期内对特斯拉的股价产生显著影响,但分析人士指出,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特斯拉股价的决定性因素仍然在于其技术的领先性。
“近期特斯拉股价的暴跌,除了马斯克及其政治因素的作用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市场对特斯拉估值逻辑的重新评估。如果说政治争议是导火索,那么技术落地困境则是动摇市场信心的结构性危机。”
该分析师进一步指出,过去,特斯拉凭借其“颠覆性创新”支撑起了高达万亿美元的市值。溢价主要来源于市场对特斯拉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创新能力的认可。然而随着技术落地的滞后和竞争格局的变化,这种溢价开始逐渐衰减。
“换句话说,特斯拉过去之所以能够获得高估值,是因为市场认为其颠覆性技术将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但现在这种变革并没有如期到来。当前,特斯拉在FSD、Robotaxi、Optimus等方面几乎都遇到了进展延迟或商业化受阻的问题,导致市场对特斯拉的技术前景产生了疑虑,资本市场对特斯拉的估值逻辑也从过去注重颠覆性创新转向更加注重实际的技术落地和商业化进展。”
当前,华尔街正在上演多空势力的激烈博弈。悲观阵营中,特斯拉大股东、Gerber Kawasaki财富投资管理公司CEO罗斯格伯发出预警,称特斯拉股价可能会在2025年再下跌50%。摩根大通同样对特斯拉缺乏信心,认为特斯拉的股票只值135美元。
在特斯拉4月份的交付报告和第一季度业绩公布之前,瑞银和Redburn Atlantic也重申了对特斯拉的卖出评级,因Model Y的交付预测低迷,且近期缺乏增长催化剂。瑞银将特斯拉的目标价下调了24美元,至225美元,而Redburn更为悲观,目标价为160美元。
Redburn分析师Adrian Yanoshik写道:“我们预计,如果没有即将推出的新车,今年的销量将停滞不前。”“到目前为止,低迷的新车注册数据可能标志着持续的需求挑战。与此同时,我们预计,由于库存增加,现金流将受到3月份开始交付的新款Model Y车型的影响。美国可能对从墨西哥进口的商品征收关税,增加了成本负担。”
也不是所有机构都对特斯拉的“未来故事”耐心消退,华尔街的大行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依然看涨特斯拉。摩根士丹利甚至把特斯拉重新列为美国汽车行业的“首选股”,目标价为430美元,如果市场情况好的话,该行的目标价更是高达800美元。高盛也对特斯拉给出了“中性”股票评级,目标价为320美元。
摩根士丹利在3月2日的研报中表示,特斯拉2025财年的汽车交付量可能同比下降,但这为投资者“创造了一个有吸引力的切入点”。该行指出,今年到目前为止,特斯拉的汽车交付量基本上低于市场预期,但其市场叙事并没有发生特别的变化。特斯拉的汽车交付量下降标志着这家公司正从“纯汽车公司”转向高度多元化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公司。
机构分歧本质上是“汽车制造商”与“科技平台”的定位之争,而马斯克在财报会议上强调“机器人业务价值将超越汽车”的表态,似乎正在为新的资本叙事铺路。
作为投资者,人们普遍关心,马斯克作为特斯拉的灵魂人物,其深度介入美国政治运作不仅会在品牌形象上带来负面影响,也会不可避免地造成精力分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延长领先技术的落地周期。而迫在眉睫的是,特斯拉需要证明自己仍是那个能用技术创新颠覆行业的先行者,否则等待它的可能不只是股价回调,而是一个时代主角光环的逐渐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