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1

3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从“副课”到“主课” 中小学体育转型如何落地?

近年来,“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小焦虑”等“四小”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

日前,西安市教育局制定《西安市中小学强健学生体质若干措施》,要求2025年春季学期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学校课间休息时间延长至15分钟,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

此次政策的出台,将从制度上给予体育课时刚性约束,让体育课再无讨价还价余地,充分保障中小学生校内体育活动时间。

新政策一出台,相关话题讨论热度不断。每天一节体育课上什么?学校是否设置阴阳课表?会不会加重老师管理负担?学生在校时间会不会延长?学生安全如何保障?

开学以来,西安市中小学校政策实施效果如何?过程中又存在了哪些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西安市多所中小学校。

图片


每天一节体育课如何落实?

“注意呼吸,腿要抬高,坚持住,还有最后10秒。”在西安阳光小学的体育课堂上,体育老师带领着同学们进行体能操训练,在一声声指令下,同学们咬紧牙关,认真训练。

新学期开学以来,西安市阳光小学对课表做出调整,一二年级增加了一节体育游戏课,内容涉及跳绳、踢毽子、跳皮筋、滚铁环等,重点向学生们普及传统体育项目。

三至六年级增加了一节体能素质课和一节球类课,体能素质课涉及学生体能、力量、耐力、柔韧和灵敏的训练,球类课程则以足、篮、排三大项为主。

在阳光小学德育主任王健看来:“每天一节体育课会让很多体育教师、学生及其家长转变传统观念,不再将体育课看作‘副课’,而是更加注重学生们的素质体能。”

西安航天中学的体育课则以更加灵活的形式呈现,跳绳、飞盘、投壶、套圈、啦啦操……除常规体育课程外,学生们分模块自主选择锻炼项目与强度,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更好地激发个人运动兴趣。除此之外,学校各班级还分发毽子、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篮球等运动器材,引导鼓励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上动起来,尽情释放青春活力。

以往,学生体育课被文化课挤占现象屡见不鲜,这样不仅难以持续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也无法达到体育锻炼的真正目的。当每天一节体育课扎实落地,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上尽情运动,校园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图片

面对新的政策要求,学生们自然无比欢迎,然而给校方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家长的担忧。延长时间从哪里来?学校场地是否够用?师资力量是否匹配?等一系列难题需要解决。

体育老师如何安排?

西安市锦园小学现有在校学生1300余人,除了日常的体育老师外,学校增加的棒垒球、击剑、橄榄球等特色体育项目需要更多专业技能教学。

德育副校长孟黎表示,“新增加的特色体育项目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所以我们正在和校外的机构合作,一起为孩子普及和学习相关的知识,也从而补充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的不足。”

西安四十八中学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虽然学校有一支专业的体育教师团队,但随着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实施,对教师的课时量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学校正在通过招聘和培训,逐步缓解这一问题。

当体育课堂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跑跳投,而是拓展到更加多元领域时,对于体育老师们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学校在保障政策落地的同时,也应适当增加体育教师队伍,缓解教师们的教学压力。


时间从哪里来?

体育课时间如何安排,课间增加的5分钟休息时间从哪里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为了匀出课间时间,一些学校可谓是精打细算,以相对微小的调配方式,保障孩子们的整体在校时间。

有学校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精心优化,精简课堂内容,将原来45分钟的上课时间更改为40分钟,为课间休息时间贡献5分钟。有学校整合了零散的非学科活动时间,将效果不佳的活动时间进行合理压缩,统一规划到体育课程当中。

除此之外,还有学校在上学、午休、放学等时间上做出了调整。

当然,面对新课程上的调整,部分家长存在疑虑,担心过多的体育课挤占了孩子学习文化课的时间。

西安市四十八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孟小军表示:“对于家长的担忧,我们也正通过家校沟通和家长会,逐步引导家长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西安航天中学校长丁宝林认为,教育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每个学校都严格落实措施要求,那么家长们的顾虑就不会存在。并且,学业与体能从来都不是零和博弈,而是相互成就的生命双翼,体能与学习相结合,不仅不占用学习时间,反而会成为提升学业效能的战略支点。

图片

安全如何保障?

随着每天一节体育课及课间15分钟的大规模展开,学生的训练量、运动量普遍增加,运动风险也随之而来。

“出于安全考虑,我们首先确保班主任、德育处以及体育老师对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准确了解,将这些信息相互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在运动中遇到的特殊情况。”西安市锦园中学德育副校长李育锋介绍,学校增添了AED设施,对全体的老师也进行了心肺复苏的培训。

针对低年级学生安全问题,西安市锦园小学每个楼层设立了负责老师,他们在课间引导和保障孩子们安全运动。同时各班还安排了小小安全员,通过安全员轮流上岗,不断提醒孩子们在体育活动项目中注意安全。

新举措落地,安全问题仍然是校园体育活动的重中之重,家校社三方还需协同发力,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目前,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于每天一节体育课、课间15分钟机制还处在摸索和适应阶段,一些问题还需要协调解决。为了让孩子们真正“动”起来、“跑”起来,各中小学校正努力积极完善相关制度措施。

当校园里既有书声琅琅,也有跃动的身影;当课程表不再是冰冷的时间切割,而是生命律动的乐章,教育便真正回归了“培养完整的人”的本质追求。(文字/王思敏  图片/安小锐、魏月乔)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