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绿色通道 保障民生物流

原标题:畅通绿色通道 保障民生物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有货车司机表示:“希望绿色通道能在全国统一标准,终结跨省标准不统一的现象。”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口号,道尽了交通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在现代物流体系里,鲜活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政策,更是连接着田间地头与城市餐桌,关乎民生冷暖与市场稳定。但当前各地绿色通道执行标准不一,成为货车司机和物流从业者的痛点,也亟待在全国两会的讨论中寻得破局之法。

统一执行标准刻不容缓。从政策初衷来看,绿色通道旨在降低物流成本,让农产品高效流通,保障市场供应、稳定物价。可记者在采访时,就有货车司机举例,车货总重超限超载幅度的认定,在不同省份大相径庭。如赵师傅在某地就遭遇车货总重超1%便无法享受优惠,与相关部门下发文件的5%标准相悖,这无疑增加了运营成本,打击了司机积极性。若各地执行标准不一,物流效率必然大打折扣,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也会受阻。只有统一标准,货车司机跨省运输时心里才有底,物流链条才能环环相扣、高效运转。

查验流程的优化同样关键。绿色通道,本应一路畅行,可少数地区查验方式复杂、耗时久,让司机们很是烦恼。在争分夺秒的生鲜运输中,时间就是金钱,更是农产品的“保鲜剂”。个别地区查验需停车、开箱、逐箱检查,三四十分钟的耽搁,足以让鲜嫩果蔬不再新鲜。像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试点的“先行后验”模式,就巧妙打破了桎梏,将查验时间缩至两分钟以内,效率提升显著。这一创新为各地提供了借鉴思路,利用信息化手段、大数据分析,提前审核车辆信息,减少现场查验时间,既能保障政策执行,又能让货车快速通行。

《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也应与时俱进。随着农业技术进步与市场消费升级,新兴农产品不断涌现。当金针菇在目录内而杏鲍菇却不在时,司机的困惑不无道理。扩大目录范围,纳入更多市场常见、消费者需求大的品种,能让更多农产品搭上绿色通道的便车,丰富城市“菜篮子”,助力农民打开更广阔市场。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建议将生鲜豆制品纳入目录,正是顺应市场需求的体现,相关部门应加快研究、动态调整,跟上时代步伐。

两会代表委员聚焦绿色通道问题,是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关切,更是对民生保障、经济发展的深刻考量。只有让绿色通道真正畅通无阻,货车司机才能安心跑运输,农产品流通才能更加高效,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才能拎得更稳。期待在全国两会推动下,一系列政策落地生根,让绿色通道越跑越顺,跑出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加速度”。(贾明)

来源:江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