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行业观察:生猪供需承压,白鸡引种破局

上周,申万农林牧渔行业指数上涨1.04%,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0位。市场情绪回暖带动农业板块整体反弹,其中动物疫苗板块领涨,而养殖行业表现平淡。生猪市场延续窄幅震荡格局,白羽鸡产业链则因引种渠道拓展迎来结构性调整。

一、生猪市场供需格局持续承压

猪价震荡走弱,供应端压力凸显

本周全国生猪均价为14.56元/公斤,较上周微降0.09元/公斤。适逢月初企业出栏收紧,叠加节后消费回暖,猪价维持区间波动。不过,仔猪价格持续回落至576元/头,较上周下降10元/头。养殖主体对后市预期偏谨慎,加快出栏节奏,市场供应维持宽松。进入3月后,大型养殖集团计划出栏量环比增加,叠加二次育肥集中出栏,短期内供应压力仍难缓解。

产能去化持续,成本博弈成关键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为4062万头,同比下降趋势仍未扭转,且已连续两个月环比下滑。尽管行业尚未全面亏损,但养殖主体补栏积极性有限。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生猪供给总量将增加,猪价处于下行通道,但降幅或低于预期。由于企业间养殖成本差异显著,具备成本优势的企业仍有望维持盈利,行业竞争重心进一步向成本管控倾斜。

价格承压但不必过度悲观

当前生猪板块估值处于低位,产能去化为长期价格修复提供支撑。值得注意的是,若未来供需矛盾加剧,行业或加速出清低效产能,推动周期拐点提前。但短期内,消费淡季叠加供应宽松,猪价仍将维持窄幅震荡态势。

二、白羽鸡引种破局驱动行业结构调整

鸡苗价格触底反弹,产业链短期回暖

补栏需求回升与毛鸡价格上涨共同推动鸡苗价格上行。截至3月7日,烟台白羽肉鸡苗价格涨至2.8元/羽,周环比上涨9.8%;肉毛鸡价格同步反弹至3.33元/斤,周涨幅达9.2%。节后市场供应阶段性断档,叠加毛鸡价格低位反弹,产业链短期呈现回暖迹象。

法国引种缓解种源短缺危机

因美国、新西兰禽流感导致海外引种中断,益生股份于3月6日自法国引进首批种鸡,并计划3月中旬完成第二批引种,全月预计引进3.6万套。此举为国内白羽鸡种源供应开辟新渠道,对稳定祖代供给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12月以来,中国海外引种全面暂停,此次转道法国将有效缓解种鸡短缺压力。

供给高位运行,国产育种受关注

2024年白羽鸡祖代更新量达150.07万套,同比增长17.25%。尽管1-2月海外引种断档导致祖代存栏环比下滑,但整体仍处高位。2025年全产业链供给充足,行业系统性机会有限,但上游引种不确定性及国产育种技术的突破,或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国产种源替代进程的提速,有望成为中长期行业变革的重要变量。

风险提示:动物疫病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