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至2月28日,煤炭板块累计跌幅达13.72%,跑输沪深300指数12.58个百分点,成为申万一级行业中表现最弱的板块之一。尽管市场短期承压,行业基本面与政策端释放的信号显示,二季度煤价有望止跌回稳。叠加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与分红政策持续优化,煤炭作为高股息资产的核心配置价值逐步凸显。
一、供需格局与政策发力支撑煤价企稳
需求韧性支撑电煤需求
尽管新能源发电占比持续提升,但煤炭仍是中国电力供应的核心能源。2025年二季度,火电需求预计保持稳定,若夏季水电出力不足叠加高温天气反复,电煤需求存在阶段性超预期可能。与此同时,工业用煤需求随经济修复逐步改善,进一步夯实需求端韧性。
供给端调控加码改善供需平衡
2025年1-2月,煤炭价格跌至四年新低,倒逼行业协会出台调控政策。2月28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联合发布倡议书,明确提出“推动煤炭产量控制”“加强行业自律”等五项举措,旨在通过有序控制供给减少市场非理性波动。随着政策落地,二季度煤炭供给过剩压力有望缓解,供需关系趋于平衡。
长协机制仍是价格稳定器
长协煤政策通过锁定价格与供应量,持续发挥煤价“压舱石”作用。在煤炭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期间,长协履约率提升将平滑煤企盈利波动,为行业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支撑。
二、低估值与高分红重构核心资产价值
估值仍处历史低位
截至2025年2月28日,煤炭板块PE为9.77倍,低于历史中位数13.20倍;PB(MRQ)为1.29倍,同样低于中位数1.67倍。尽管估值较历史低位有所回升,但横向对比其他行业,煤炭板块仍具备显著的估值优势。
市值考核推动分红预期提升
2024年以来,国务院“新国九条”与证监会市值管理新规相继落地,推动煤炭企业重视股东回报。行业作为国资重地,在“一利五率”考核导向下,高分红成为提升ROE的关键路径。2025年,煤炭企业通过提高分红比例、增加分红频次优化股东回报的趋势更加明确,核心资产价值有望进一步重估。
中长期资金增配红利资产
政策层面持续引导保险、社保等长线资金入市,强调“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推动资金偏好向稳定分红资产倾斜。煤炭行业凭借低波动、高股息特性,成为中长期资金增配的重要方向。随着红利资产资金池扩容,行业配置需求有望持续增强。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煤价波动超预期、政策落地效果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