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52

评论

60

68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人均食醋15斤/年,山西为啥还将“醋都”输给了镇江?

AI划重点 · 全文约1716字,阅读需5分钟

1.山西人每年人均食醋消费量高达15斤,但江苏镇江被授予“中国醋都”称号,引发山西网友关注。

2.山西醋产业在品牌化建设上滞后,益源庆醋业在1995年才注册宁化府商标,而镇江醋企恒顺集团早在1989年就注册了“恒顺”商标。

3.由于地理位置和商业发展原因,镇江香醋在全国名声大噪,而山西醋企大多局限于本地市场,导致品牌和销售效果不佳。

4.尽管山西陈醋产量高于镇江香醋,但在销量上却难以匹敌,江苏食醋出口量在全国同行业排名第一,约占全国50%的出口市场份额。

5.目前,山西醋企中仅有水塔、紫林等企业在上市路上努力,但仍未成功,而镇江香醋已有恒顺醋业一家上市企业。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如果说哪里人最能“吃醋”,山西人当仁不让。数据显示,山西人每年人均食醋消费量高达15斤。


2020年10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首次将“中国醋都”的称号颁给了江苏镇江,也是唯一的“醋都”,这让山西网友彻底坐不住了。

虽然山西人醋做得好,消费者也喜欢吃,但真要说哪里的醋卖的最好,江苏镇江第一个不服。毕竟,“山西至今还没有走出一家上市醋企”一直都是扣在山西食醋产业上一道无形的“枷锁”。

至此,山西醋到底“输”在了哪里呢?

1

文化≠品牌


从文化沉淀的角度来说,山西醋绝对遥遥领先。

早在1410年,山西就有“一元庆”醋坊,后来改名为“益源庆”,也就是山西老陈醋知名品牌“宁化府”的前身,历史超过600年。而1840年,江苏丹徒西彪村人朱兆怀才在镇江西门外开设了朱恒顺糟坊。

不过,山西醋并没有抓住品牌化建设的先机。

1995年,益源庆醋业准备注册宁化府商标的时候,才发现早已被人抢注,而想购买此商标又没能和对方谈拢,直至2004年,益源庆才趁“商标三年未使用可申请注销”的机会拿下宁化府商标,中途白白浪费了近10年光景。

而镇江醋则不同,作为代表企业的恒顺集团,早在1989年就注册了“恒顺”商标,并且在1999年就将其打造成了镇江当时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镇江香醋”和“山西老陈醋”都是我国的四大名醋之一,但前者已经是地理标志产品,且品牌价值高达458.92亿元,位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第二,其地位仅次于“茅台”。而山西老陈醋只能算得上是山西特产,品牌价值要稍逊一筹。

2

终究只是“墙内香”


或许是因身处华东地区的缘故,在那个年代,江浙一带的商业发展本身就要先于内陆。所以,镇江香醋早就走出了大本营,开始在全国名声大噪,甚至涌现了不少的仿冒产品。

而山西醋企则大多为了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开始内部厮杀,不仅没能将山西陈醋推向全国市场,也导致本地醋企的生存局面变得越来越恶劣。时至今日,排队打醋依旧是山西地区较为常见的热闹场面,但对于山西之外,这种场面并没有给当地醋企在品牌和销路上带来太多改变和促进。

从产量层面来看,山西陈醋的产能要高于镇江香醋,但销量就很难说了。

虽然工信部公布的“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中,“清徐陈醋”和“镇江香醋”作为区域品牌同时入选。

但公开数据显示,山西醋企有500多家,每年食醋产量接近100万吨,其中,清徐虽然只有80多家企业,但产量就占到了整个山西陈醋产量的80%。

而镇江市有制醋企业27家,配套企业近50家,食醋年产能70万吨,相较2020年增加了20万吨,食醋出口量在全国同行业排名第一,约占全国50%的出口市场份额。

3

身前不止有恒顺


从品牌角度看,山西陈醋和镇江香醋算得上是各有千秋。

山西陈醋中,水塔、紫林、东湖、宁化府都是当地的重点品牌,并且近两年也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而镇江香醋中,则有恒顺、丹玉、恒康、恒大、金山寺等十多个自主品牌,共用镇江香醋的地理产品标志。

虽然山西也一直想孵化一家当地的食醋上市企业,因此对水塔、紫林等规模靠前的企业的上市工作也是颇为上心。不仅提出了一次性奖励巨额奖金的举措,据清徐县政府网披露,山西省评选出37家“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中,紫林醋业、水塔醋业在列。

其中,紫林醋业曾在7年内先后四次递交招股书,准备向上市企业挺进,但很遗憾,至今未能成功。根据当时紫林醋业披露的业绩,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食醋业务创造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17亿元、5.77亿元、5.66亿元和2.73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94.69%、93.27%、91.45%和90.54%。
图片

而目前,食醋行业依旧只有唯一一家上市企业——恒顺醋业,且已成功上市24年。作为“A股唯一醋业上市公司”,已连续20多年蝉联国内食醋销售收入第一的位置。尽管这两年恒顺醋业的业绩表现不算好,但食醋业务一直都在10亿元以上。

不过,山西陈醋所面临的,从来不仅仅来自恒顺醋业带来的压迫感。根据海天味业赴港上市的招股书,其食醋产业位居国内第二,仅次于恒顺醋业。

虽然人们常说“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但对于食醋品类而言,专业固然重要,但又没有那么重要,毕竟海天味业、千禾味业金龙鱼、淘大等“不差钱”的企业,可以花钱使自己变得更专业。并且,依托在其他品类的渠道精耕,进而实现对山西陈醋的“弯道超车”。

或许,等山西老陈醋拥有第一家成功上市的醋企之后,外界对山西陈醋和镇江香醋之间的差距认知会变得更清晰。


欢迎大家分享并推荐我们的文章。

亲爱的读者朋友,微信改了推送规则,不星标就会收不到我们的最新推送!星标《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及时接收每日新鲜的推文,希望我们像以前一样,每日相见!

图片
作者:矛石;来源:调料家(ID:zgtlj2019),转载已获得授权。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