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消费”圈|代表委员支招“扩内需、促消费”,让消费活起来!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提振消费”成为代表委员朋友圈的高频词。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时,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首位,并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从“以旧换新”政策加码到激活县域市场,从创新机制到探索各类消费新场景,代表委员们围绕消费领域建言献策,共同勾勒出一幅消费新图景。

图片

图源:中国政府网

“以旧换新”撬动消费升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全国人大代表、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少谦表示,这一资金规模是去年的两倍,按照预测,2025年国内消费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及持续增长。

2024年以旧换新“国补”政策实施,从8月底开始在全国各地陆续启动,2025年则从年初开始启动,实施时间较去年更为提前。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5年新“国补”政策实施,截至2月19日24时,已有超2671万名消费者申请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三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超397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487万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64.7万台。

从覆盖品类来看,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的产品品类也有所扩容,不仅新增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3C数码类产品,还涵盖了电饭煲、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等家电品类。

贾少谦注意到,在以旧换新政策实施过程中,县乡中小商家参与门槛高等问题。他建议,统一参与条件,扩大县乡中小商家参与范围,让偏远地区用户在家门口就能便捷地享受到补贴,以此全面激活县域经济活力。

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认为,以旧换新政策对消费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今年,他提出“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高效衔接,充分提振消费”的相关建议。具体包括,制定规范性指引,如采用平台立减或消费券的补贴支付模式等,提高消费者和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同时支持消费信贷创新,强化以旧换新中政策与财政补贴的协同。

全国政协委员、尚品宅配董事长李连柱则关注到,当前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规定“补贴产品仅限本省销售”,导致市场分割化、供需错配化问题突出,抑制了全国消费潜力释放。

为此,他建议,建立全国性以旧换新补贴互通平台,破除区域壁垒;创新“生产—消费地税收共享”机制,平衡地方利益;统一绿色标准与监管规则,降低制度性成本;支持生产制造大省建设“全国集散中心”,强化供应链优势;试点先行与动态调整。  

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深入推广,二手家电市场明显扩容。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指出,二手家电市场存在安全风险高、质量难保障、信息不透明以及不合规拆解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她建议规范二手家电市场秩序,具体举措包括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源头管控;规范经营行为,加强过程监管;明确监管主体,加大执法力度;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社会共治等。

图片

图源:图虫创意

从供给端创造更好的消费产品和场景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认为,扩内需、促消费,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从供给端创造更好的消费产品和消费场景。他以今年春节档热门电影《哪吒2》为例指出:“只要提供更好的消费产品和场景,老百姓还是愿意消费的。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更好地去做科技创新,通过文化创意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从供给端扩大消费场景,提高消费品质。”

此外,田轩还看到消费升级过程中蕴含的发展机遇,他认为这将显著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质量和体验感,减少对国外特定市场的依赖。同时,也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扩大产业投资和科技创新,对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深远影响。

全国人大代表、奥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亮认为,要拉动内需,既要有“高大上” 的战略性布局,也要有着眼于激发城市活力的战术性安排。他建议,大城市里的商场主动多引进三、四线城市的地方特色餐饮小吃,多集聚人气。对空置率较高的商厦,政府主动出面协调下降租金,调整业态,在考虑到城市消费者的不同消费层次的基础上,鼓励各地特色小吃走进大城市商场。

全国政协委员、来伊份总裁郁瑞芬则围绕激发消费潜力和提振民营经济信心提出具体建议。她主张创新资金筹集机制,设立省级专项资金用于促进消费,特别是投向与民生相关的消费领域。

同时,她建议推进县域消费升级,实施“百县千镇”商业提升计划,重点在于完善县域物流体系和数字化消费场景。此外,进一步优化消费券政策,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消费券发放精准度。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邱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