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强硬!马克·卡尼当选自由党领袖,誓言抵抗特朗普关税战

AI划重点 · 全文约1553字,阅读需5分钟

1.马克·卡尼当选为加拿大自由党领袖,将成为加拿大历史上第二位没有议会席位的总理。

2.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商品征收25%关税,卡尼誓言抵抗关税战,保护加拿大经济。

3.卡尼表示,加拿大人随时准备着应对美国的贸易挑战,但在贸易和曲棍球比赛中,加拿大都会赢。

4.由于卡尼在竞选中的局外人地位,预计特鲁多和新任自由党领袖将在未来几天进行对话,确定即将离任总理的最后一天任期。

5.此外,卡尼将把价值超过3000万加元的巨额资产投入一个盲信托。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这位前央行行长将成为加拿大历史上第二位没有议会席位的总理。

马克·卡尼是前央行行长,曾负责监督北美和英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工作。在赢得加拿大联邦自由党领导权后,他将成为加拿大下一任总理。

现年59岁的卡尼是在加拿大与美国陷入一场可能带来灾难的贸易战之际接任总理一职的。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加拿大最亲密的盟友和最大的贸易伙伴。上周,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对所有加拿大商品征收25%的关税,但汽车和能源行业除外。这些关税可能会使加拿大脆弱的经济陷入衰退。

“美国不是加拿大。加拿大永远不会以任何形式成为美国的一部分,”卡尼对支持者说道,他毫不掩饰这场生存危机激怒了加拿大人,破坏了与美国的长期关系,并承诺将其作为总理任内的首要议题。

“我们并没有要求这场斗争。但加拿大人随时准备着,一旦有人放下手套,”卡尼说,“所以美国人,他们应该明白,在贸易和曲棍球比赛中,加拿大都会赢。”

在宣布之前,即将卸任的总理贾斯汀·特鲁多激动地告诉自由党人,他为政府的遗产感到“非常自豪”。

图片

在宣布之前,特鲁多表示他为政府的遗产感到“非常自豪”。摄影:布莱尔·盖布尔/路透社

但他警告说,国家正处在危险时期。“这是一个决定国家命运的时刻。民主不是必然的。自由不是必然的。甚至加拿大也不是必然的,”他对支持者说。

他还引用了“举起手来”的口号,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这是冰球传奇人物戈迪·豪在特朗普威胁吞并加拿大后最近几周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卡尼于2008年至2013年担任加拿大银行行长,2013年至2020年担任英格兰银行行长,目前尚不清楚他何时上任。预计特鲁多和新任自由党领袖将在未来几天进行对话,以确定即将离任总理的最后一天任期。

卡尼以85.9%的选票击败了前财政部长克里斯蒂亚·弗里兰、前政府众议院领袖卡琳娜·古尔德和前国会议员弗兰克·贝利斯。

图片

卡尼走上权力的道路与众不同:他将成为加拿大历史上第二位没有下议院席位的总理。虽然没有规则禁止这种情况,但惯例表明卡尼需要迅速宣布竞选联邦席位的计划。
他还将成为加拿大西部首位自由党总理,在政治分裂的国家,这是一个宝贵的身份。

尽管与自由党有着多年的联系,包括担任即将离任的总理特鲁多的经济顾问,但卡尼在竞选中将自己定位为局外人。

筹款成功以及拥有庞大组织网络的高级内阁成员接连给予关键支持,预示着他将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可能会激励现任自由党。

最近几周,该党扭转了政治上的颓势,大幅反弹,以至于此前预计保守党在下届大选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情况似乎越来越不可能。

民意调查的转变非常剧烈,以至于民意调查人员都难以找到历史先例。

在一份泄露的备忘录中,左翼联邦新民主党最近警告其成员,卡尼可能会在赢得领导权后几天内举行提前选举,利用其日益上升的人气,剥夺反对党通过不信任投票迫使自由党政府下台从而举行选举的丰富政治手段。

特朗普一再威胁吞并加拿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民意调查中的这一举动。在民意调查中,卡尼因其广泛的经济背景而被广泛认为是应对当前贸易危机的最值得信赖的联邦领导人。

“我的政府将保持关税,直到美国人向我们表示尊重,”卡尼说。

卡尼还抨击了保守党领袖皮埃尔·波利耶夫,如果近期举行选举,他将是目前的领跑者。卡尼称波利耶夫是“职业政客”,其竞选活动造成了严重分裂。卡尼说:“分裂在关税战中不会获胜。

但最近几周,几次失误凸显了从商界转向政界的挑战。

当投资公司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将其总部从多伦多迁往纽约时,卡尼对其在公司的角色含糊其辞——鉴于近期美国向企业施压要求其迁往南方,这是一个政治敏感问题。

他试图澄清这一问题,这促使《环球邮报》编辑委员会称赞他“在推诿和狡辩方面学得很快”。

他承诺立即将其价值超过3000万加元(1600万英镑)的巨额资产投入一个盲信托。

在宣布新领导人之前,前总理让·克雷蒂安表示,特朗普“前所未有地”团结了加拿大人,并开玩笑地呼吁他接受该国的最高荣誉作为感谢。

“从一个老家伙到另一个老家伙。别胡闹了。加拿大永远不会加入美国,”他在热烈的欢呼声中说道。

“没有人能让我们挨饿屈服,因为加拿大现在是,将来也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加拿大万岁!”

图片

作者:莱兰·塞科是加拿大多伦多的一名记者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