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
2025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
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全面总结了
2024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
取得的成绩
从10个方面全面部署了
全市卫生健康系统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
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
决胜之年的重点工作任务
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突出问题、持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推进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
会议描绘出的
2024健康“答卷”
和2025年健康“任务单”
亮点满满,值得期待
●全市共优化整合村卫生室162家
截至2024年底,全市投资1100万元,共优化整合村卫生室162家。已建强的11家中心乡镇卫生院,诊疗环境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科室布局更趋合理、医疗水平显著提升、辐射能力持续增强,基本满足了群众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家门口”看病就医需求,农村群众就医满意度明显提升。
●铁岭县等5个县(市)区先后启动了医共体建设
2024年,铁岭县等5个县(市)先后启动了医共体建设,其中铁岭县的医共体建设走在了全市的前列,铁岭县中心医院建立了远程影像、心电、会诊中心,特别是远程心电已经联通到部分村卫生室,经省卫健委评估考核已经达到国家紧密型医共体评价标准。全市共组建由3364名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组成的1366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
●“优质服务基层行”工作,得到国家卫健委通报表扬
2024年,全市共有16家基层医疗机构申报创建“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经过市级初审,省级复审,最终铁岭县新台子镇中心卫生院、开原市普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0家基层医疗机构获得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得到国家卫健委通报表扬。
●各大医疗机构院校对外交流合作深入开展
市中心医院“计算机模拟常见感染性疾病病例”研究课题获中国医科大学2024年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填补了医院该领域的空白,附属医院挂牌后在科研教学、诊疗水平、学科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双向奔赴”,为毕业生拓展高技能就业岗位1300余个,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5.09%;市中医医院与辽宁中医药大学在教学授课、毕业生实习就业、规培基地合作等方面均取得实质性进展,并与附属三甲医院建立了10余个专科联盟;市妇婴医院成功加入大连妇幼专科联盟,持续提升新生儿科危重症以及妇科救治能力。
●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零
生育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24年出生人口数实现同比上涨。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达到4.2个,较2023年增加0.6个。
2024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零,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全市68%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114家医疗机构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提前完成省2025年建成比例85%的目标要求。2024年,开原市卫健局对乡镇卫生院内部进行改革,成立了下肥镇、城东镇、威远堡镇3家医养结合中心。全市医养结合机构增至12家,养老床位2782张。
●建设完善城市医疗集团
将银州区医院、清河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城市医疗集团管理,实施集团化统一管理,牵头医院主动担当,医生全部融入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在城市医疗集团内率先实施分级诊疗、预约诊疗、转诊绿色通道等优先政策,集团牵头单位及二级医疗机构为基层转诊患者预留10%-20%号源与床位,确保集团内转诊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再创4~5个省级重点专科
2025年,全市要在现有24个省级(市域、县域)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基础上至少再创4-5个省级重点专科。
●继续推动医共体建设
加快推动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和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心电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建设,大力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县域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之间基本实现常规检查检验项目互认,医学影像中心逐步覆盖乡镇卫生院。持续推进人员、服务、技术、管理下沉,基本实现县级医院长期派驻人员全覆盖。健全县乡用药衔接机制,加快建设县域集中审方中心和中心药房建设。根据国家六部委下发的通知要求,药品配备低于190种的乡镇、社区卫生院要增加药品种类,满足上下转诊需求。到2025年底,铁岭县医共体建设要达到国家紧密型医共体要求并持续深化,昌图县、西丰县、调兵山市、开原市基本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各县(市)区要突破瓶颈、研究问题、加以推动解决。
●建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按照《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建强铁岭县菜牛镇、开原市庆云镇、昌图县付家镇、昌图县金家镇、西丰县郜家店镇5家中心乡镇卫生院,持续推动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能力标准。每个县重点提升1所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推进中医、口腔、老年、慢性病、急诊急救、药学等服务广泛覆盖。2025年,力争10家以上基层医疗机构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
2025年,全市372所行政村村卫生室从设施设备配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达到国家“良好”标准。2025年计划优化调整村卫生室至172家。
●设置12356心理援助热线,提供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服务
全市至少设置2个12356心理援助热线座席,提供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服务。举办市级专家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不少于10场。全市设立至少一家医院提供心理、睡眠门诊服务。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评估结果应用,会同政法、公安等部门督促指导各地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助管理。
●取消门诊预交金,推动市域内医疗机构之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项目超过300项
推动市域内医疗机构之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项目超过300项;取消门诊预交金,医疗机构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每个县均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务;推进“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便捷献血者异地办理血费减免;举办“时令节气与健康”健康知识宣传,推进健康知识进万家。
●全面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
2025年,计划对140家中小微企业开展职业病防治技术指导和帮扶,完成103家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为400名劳动者进行免费职业健康检查,做好职业病医院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争取100%的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开展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加强基层中医馆建设,打造旗舰中医馆(国医堂),推动基层中医馆中医医师配备工作,年底前基层中医馆全部配备中医师,坚决避免“挂羊头、卖狗肉”,对考核不合格、医疗纠纷多、管理混乱的中医院要摘牌。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各县(市)区至少组织1次培训。争取100%的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开展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至少1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
铁岭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心
编辑 ▏郎欣颖 责任编辑 ▏姜国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