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文物游井陉 | 井陉旧城城墙




「跟着文物游井陉」邀您穿越三千年文化长廊--井陉。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诉说着金戈铁马的沧桑,也见证着岁月静好的绵长。秦皇古驿道上“车同轨”的辙痕、井陉窑遗址中不熄的窑火、苍岩山凌空飞架的桥楼殿……让我们以文物为舟,溯流而上,探寻这片土地上镌刻的记忆。启程吧!与文物同行,共赴一场与历史的深情对话。



图片


井陉旧城城墙位于井陉县天长镇城内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宋、金、元、明、清朝更迭,九百余年古城墙默默守护着这方土地、守护着一方百姓。旧城城墙东、南、西面临绵河,北依土山,有“簸箕城”之称。据史料记载:井陉旧城城墙始建于宋熙宁年间,初时以土夯建,长三里,高三丈五尺,厚一丈六。明嘉靖九年(1530年)南城被河水冲坏,后以石砌南城。隆庆六年(1572年)被大雨崩毁,全部改砌河卵石城以防水患,并在东、西、南三门外增加瓮城和弩台,以防外敌来袭。

图片


图片

现存古城墙基于唐代天长军城修建。宋熙宁八年,县治迁此,初以夯土筑墙。明洪武年间扩建,周长三里二十步,高三丈五尺,厚半之。隆庆三年,改砌石壁,增三门外瓮城及驽台。南瓮城为正门,含会源、文明、宁河三门,上建览秀楼,内有龙王庙。历经战乱,城墙仅存残垣。

图片


图片



来源 | 井陉文旅

编辑 | 韩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