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韩国宪法法院预计本周对总统尹锡悦的弹劾审判作出裁决,各方高度关注。
2.宪法学者们根据紧急戒严令等主要弹劾事由的违宪、违法性程度,对结论作出了多种预测。
3.部分学者将此案与前总统朴槿惠的弹劾案例进行对比,认为此次事件涉及国家安全问题,其严重性更高。
4.然而,也有学者指出内乱罪撤销等程序性问题,或认为戒严令的发布并无国宪紊乱的目的。
5.前宪法裁判官等资深法律界人士表示,难以轻易预测宪法法院的结论,并呼吁保持谨慎态度。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据韩媒3月10日报道,随着11次辩论结束,预计本周韩国宪法法院将对尹锡悦总统的弹劾审判作出裁决,各界对此高度关注。在法院决定取消拘留并释放尹锡悦总统的背景下,无论结果如何,社会影响和后续风波都备受瞩目。
据媒体采访,曾在宪法法院、宪法裁判研究院工作或担任相关学会会长的宪法学者们,根据紧急戒严令等主要弹劾事由的违宪、违法性程度,对结论作出了多种预测。
预测支持弹劾成立的观点:紧急戒严令侵犯宪政秩序,与朴槿惠案例对比
支持弹劾成立的学者们指出,12·3紧急戒严令严重破坏了宪政秩序,违法行为的严重性较大。
曾任宪法裁判研究院院长的李宪焕表示:如果总统背叛了国民的信任,丧失了执掌国政的资格,那么可以认定其行为构成严重的违法,预计将以8比0全票通过弹劾。
曾任韩国公法学会会长的金钟哲也表示:紧急戒严令本身侵犯了宪政核心秩序,包括议会制度、司法独立和国民基本权利保障并预测弹劾将通过。
金教授还指出:唯一可能成为驳回依据的是戒严属于总统的统治行为,但根据宪法法院和大法院的判例,紧急戒严必须按照宪法规定的程序和条件执行。如果不推翻先前的判例,很难认定紧急戒严令不构成重大违法。
部分学者还将此案与前总统朴槿惠的弹劾案例进行对比。
曾任宪法研究官的李黄熙表示:朴槿惠前总统的案件是出于私利滥用权力的腐败案件,而此次事件则是正面否定了宪法规定的权力必须受到制约的原则。如果驳回弹劾,将无法保持平衡。
李教授还认为,法院取消拘留并释放尹锡悦总统的决定不会对宪法法院的裁决产生影响,因为刑事审判和弹劾审判是独立的程序。
一位要求匿名的前宪法研究官指出:与朴槿惠前总统的案例相比,此次事件涉及国家安全问题,其严重性更高。
预测内乱罪撤销程序缺陷可能导致驳回,无颠覆国宪目的或驳回弹劾
支持驳回或驳回弹劾的学者们则指出内乱罪撤销等程序性问题,或认为戒严令的发布并无国宪紊乱的目的。
曾任宪法裁判研究院院长的许英在7日提交给宪法法院的意见书中指出,宪法法院的审理存在十项程序性问题。
许教授表示:弹劾案的核心——内乱罪撤销已被承认,导致弹劾事由的同一性丧失,且国会未就撤销事由作出决议,因此程序不合法,可能被驳回。
许教授还批评了辩论日期的单方面指定、调查中文件的获取、无视修订刑事诉讼法的嫌疑人讯问笔录证据采纳,以及对总统反询问权的限制等问题。
曾任韩国宪法学会会长的池成宇也预测:由于内乱罪撤销、审理不充分、检察笔录使用等程序性问题,宪法法院可能在不进行实质审理的情况下作出驳回决定。
曾任宪法研究官的黄道秀表示:宪法法院在程序操作上存在问题,这可能成为驳回的依据。他还指出,宪法法院驳回了尹锡悦总统方面关于选举舞弊的证据申请。黄教授表示:如果不给予举证机会就作出结论,将难以认定选举舞弊不存在。
中央大学法学院教授李仁浩在5日提交给宪法法院的意见书中表示:总统是为了应对议会政变和外部势力导致的体制崩溃的紧迫危险,履行了宪法保护的职责。不能认定总统的行为具有否定大韩民国的内乱故意和目的。
前宪法裁判官们表示难以预测结论
前宪法裁判官等资深法律界人士则表示,难以轻易预测宪法法院的结论,并呼吁保持谨慎态度。
一位前裁判官A教授表示:除了8名裁判官外,无人知晓结果,不能轻易下结论。如果以全员一致作出裁决,将有助于统一国论,但在此案中,是否能够达成一致仍存疑问。
一位要求匿名的资深法律界人士B表示:关于戒严令不符合条件的部分,可能会达成全员一致意见,但关于违法行为的严重性,意见可能分歧。关键在于保守倾向的裁判官们是否会倾向于支持弹劾。
曾任宪法裁判官的C律师则强调:不应被未实际参与宪法审判的人的意见左右,应相信宪法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