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医药生物行业观察:医疗设备招投标复苏信号显现;创新药支持政策深化

2025年3月首周,医药生物行业呈现分化态势。申万医药行业指数周涨幅达1.06%,其中医疗服务、原料药和医疗器械板块表现较优,涨幅分别为2.63%、2.08%和1.32%。政策面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对医疗设备和创新药的支持方向,行业复苏与创新突破的双重逻辑逐步清晰。

医疗设备招投标需求集中释放,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2024年末以来,国内县级医院医疗设备采购需求迎来集中释放,市场复苏信号显著。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国内县级医院医疗设备采购规模同比增速达22.6%,结束了此前连续多月的负增长。从采购结构看,生命支持类设备(如麻醉机、体外除颤设备)、放射治疗设备(如医用电子加速器)及外科手术设备(如手术机器人)的采购量增长突出,单月采购金额同比提升明显。

国产设备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2024年,县级医院医学影像设备、体外诊断设备和外科手术设备的国产品牌采购规模占比同比分别增长5.79%、5.54%和6.97%。在政策鼓励下,国产品牌在DR、磁共振成像设备等领域的市场集中度(CR4)显著提高,头部企业逐步形成技术壁垒。随着设备更新政策的落地和高端产品突破,国产医疗器械企业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政策与需求共振推动行业长期增长。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老年助餐服务、康复辅助器具购置和租赁”,与医疗设备更新形成协同效应。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正从短期反腐冲击中恢复,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共振为行业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创新药政策支持深化,全球竞争力凸显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从制度层面为创新药研发和商业化提供保障。此前,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已将“加快创新药产业发展”纳入国家战略,2025年政策进一步聚焦价格形成机制和目录管理,推动创新药从研发到市场的全链条优化。

国际临床进展加速国内创新药全球化。近期,CorceptTherapeutics的库欣综合征治疗药物relacorilant、CapricorTherapeutics的DMD心肌病细胞疗法deramiocel先后获FDA受理,并进入优先审评程序。若获批,二者有望成为相关领域的标准疗法,为国内药企的国际化路径提供参考。政策与产业双向发力下,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企加速崭露头角。

产业生态优化助力长期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医保支付端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例如,2025年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将进一步向临床价值高、患者需求迫切的创新药倾斜。此外,人工智能与医疗产业的融合(如AI辅助诊断、大模型应用)被纳入“人工智能+”行动,为创新药研发效率提升注入新动能。

当前,医疗设备与创新药两大主线正成为医药生物行业的核心驱动力。政策环境优化、市场需求释放与技术突破的叠加效应,为行业中长期增长提供了确定性方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