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峰代表:AI赋能,让政务服务更加高效更有温度

“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之一,正在深刻重塑城市治理与民生服务方式。”谈起AI如何赋能政务服务,全国人大代表、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分享了丰台区新近开展的创新探索。

图片
王少峰代表

就在上个月,丰台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接入DeepSeek,上线“丰小政”数智助手,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将DeepSeek应用于政务服务领域。目前,“丰小政”在丰台区政务服务中心“一号统领”服务热线、综合专区窗口、在线导办等点位全面推行,覆盖13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

“政务服务领域涉及大量内容生产及人与人交互环节,与生成式人工智能高度的信息收集、文本总结、智能交互能力重叠较高,是大模型应用的肥沃土壤。”王少峰说,目前看,政务咨询、政策服务、接诉即办、政务办事是重点落地方向。一方面通过大模型的语言理解、总结和推理能力,可打通跨业务系统的知识库,运用于审批依据的精准查询和数据智能分析。另一方面可应用到业务规则更为复杂的业务场景,比如交互式在线导办、智能填表等,让业务流程更高效协同。

王少峰介绍,“丰小政”运行半个多月以来,日均使用量约200次,在企业新设、变更、注销业务,小客车及车驾管业务,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等事项中高频使用。“特别是在快速检索办事流程、受理条件、提交材料等方面,有效提升了业务人员工作效率,对减轻窗口人员负担、优化企业群众办事体验的作用明显,让服务过程更加高效、更有温度。”

如何推进“AI+政务”持续迭代升级?王少峰说,未来要持续优化大模型与现有政务系统的融合升级,持续推动“丰小政”智能服务体系建设,拓展更多智能服务应用场景。基于群众关注焦点、企业办事难点,持续优化知识库,建立“用户反馈—语义分析—自动标注—模型迭代”的闭环机制,以日更方式完成知识库的维护和更新。引入基于大模型的虚拟数字人,打造“懂方言、全知道、有温度”的特色政务服务,为群众提供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的服务。

“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让人民群众更好享受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从政务领域到公共服务、城市治理,AI技术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王少峰说,应促进公共服务从“标准化供给”转向“精准化定制”,探索“AI+民生”创新应用,在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方面,打造多个创新产品,真正实现技术善治惠民。应推动城市治理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通过构建城市数字孪生系统,实现对交通、环境、应急等场景的实时感知与智能决策,真正把技术红利转化为治理效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范俊生,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