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中通道正式通车后,珠江口东西两岸企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产业协同发展模式逐步成形。
2.蒋军林在深圳电子行业打拼20年,后在中山建设新厂,拓展事业版图,借助深中通道实现高效物流。
3.由于深中通道的便利,企业物流成本显著下降,蒋军林的工厂每月运输费用从180万元降至95万元。
4.同时,深中通道助力湾区交流,带来旺盛人气和经济活力,蒋军林的公司已构建成熟的人才输送模式。
5.未来,深中通道将继续推动大湾区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更多机遇。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去年6月,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世界级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在珠江口呈倒“V”字形的黄金内湾中间,它画上了关键一横。
深中通道改变珠江口路网格局
企业乘势抓机遇
“深中通道开通那天,虽然很塞车,但是塞得心甘情愿。当天,大家都很激动。”
(正在“跨江”上班的蒋军林)
谈及这个决定,蒋军林坦言,做出这样的选择并非易事,背后经历了诸多考量与权衡。
企业订单排满
深中通道助力货运降本增效
“深圳作为研发基地,中山则承担生产任务。两地的融合,仅靠一座桥就能实现。”蒋军林如是说。
深中通道助力湾区交流
带来旺盛人气和经济活力
记者手记
站在深中通道上,我感受到的不仅是桥梁的雄伟,更是时代发展的脉动。我曾多次报道深中通道,从2023年登上270米高的深中大桥塔顶,记录这座超级工程的建设,到2024年跟随首批社会车辆驶入深中通道,见证跨江探亲,再到如今,2025年,我目睹这项超大型交通工程正有力地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每一步都让我深切体会到这座桥的非凡意义。
蒋军林的故事,是无数“跨江企业”的缩影。深中通道不仅缩短了地理距离,更拉近了人心的距离。从深圳到中山,从研发到生产,这座桥成为了连接两地经济与人才的纽带。蒋军林的工厂里,机器轰鸣,订单如潮,背后是深圳的研发优势与中山的生产能力相结合,形成强大产业链协同效应的结果。
深中通道不仅是交通工程,更是区域融合的纽带。展望未来,我坚信它将助力大湾区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