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不断提升能源发展“含绿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毅
能源行业要在产业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近年来,中国能源企业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目前,中国华电发电总装机达到2.4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1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6.2%,跑出了绿色发展“加速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不断提升能源发展“含绿量”。能源电力企业应当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新能源由“量”的增长向“质”“量”双增转变。未来,中国华电将以更大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动新疆天山北麓、内蒙古腾格里、青海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等一批“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开发建设,同时全力做好西南水风光一体化、海上风电集群等项目,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绿色能源。(记者邱海峰整理)
多方协力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
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承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基础性工程,直接关乎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开展科学教育,不能仅依靠学校和科学教师的力量。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浪潮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现实要求,进一步完善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各类主体共同投入、协同参与的中小学贯通式科学教育新模式,是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再上台阶的关键。
建议深化教育评价体制改革,引导学校切实发挥科学教育“主战场”作用。同时,用好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联体”平台,拓展科学教育落地场景。这一过程中,特别是要应用好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更广泛、更公平、更普惠的科学教育体系,推动形成“教育培养人才,人才驱动创新,创新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环。(记者汪文正整理)
更好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全国政协委员、云账户(天津)共享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晖
随着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快速发展,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不断增加。
劳动关系如何认定?收入性质怎样划分?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积极回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切,为相关群体带来更多获得感。
从长期看,更好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还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各项政策协调,设置符合相关劳动群体实际特点的权益保护规则。比如,广泛开展线上线下的法律咨询、非诉解纷、普法宣传等。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各类资金资源统筹支持力度,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我相信,随着各项政策不断完善,劳动者们获得感会更强。(记者李嘉宝整理)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3月10日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