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5

评论

11

19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从韬光养晦到全球亮剑!东大2025年实力霸屏:想低调?实力不允许!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种感觉,这两年开始东大不像之前那样韬光养晦,在国际事务上更加的积极主动了起来,尤其是2025年开年以来。

直接说结论,确实如此,2025年东大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为主动和强势的姿态,这一转变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源于国家实力的根本性提升,也受到国际环境变化的倒逼,更是中国主动适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战略选择

图片杨洁篪:“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说人话就是,我们也想低调,但是实力不允许呀。

在此之前,我们不得不韬光养晦,是因为必须抓住时间发展自己,当时苏联解体之后,我们反而成了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可避免的因为意识形态受到孤立。走韬光养晦路线,不与他国进行意识形态论战,专注于自身发展和与各国的务实合作,可以减少因意识形态差异而带来的外交阻力,打破可能面临的外交孤立局面,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建立广泛的外交关系和合作网络。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市场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韬光养晦意味着中国可以专注于国内的经济建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市场经济体制。

图片五十年代的北京和现在

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在当时,中国在各个领域都需要大力发展和提升。通过韬光养晦,中国可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集中资源和力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工作,逐步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片中国GDP增长图

现如今,今时不同往日了~我们的腰杆子硬起来了

1. 经济与科技硬实力支撑:中国GDP在2024年突破13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科技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AI大模型DeepSeek-R1打破西方技术垄断;嫦娥六号完成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神舟十九号刷新太空行走纪录;JF-22风洞技术实现30马赫模拟能力,支撑空天飞机等颠覆性装备研发。这些成就使中国在规则制定和利益博弈中更具话语权。

图片中国航天

2. 军事与外交资源积累 :055型驱逐舰编队的远洋实弹演习、载人登月装备“望宇”和“探索”系统的亮相,标志着军事投射能力的提升。同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区域合作,中国已形成覆盖140国的经贸网络,经济外交工具箱日益完善。

恍惚间,我们已经成为别人眼中的庞然大物,即便是想低调也低调不了,就好比已经长大的人,儿时的衣服已经穿不下了,裤子短了一大截。

而且我们是想低调,别人也不让我们低调了。

1. 应对美国系统性遏制 :面对美国组建“芯片联盟”“印太经济框架”等多边遏制机制,中国采取“有限强度行动验证对手反应阈值”策略。例如,针对菲律宾强闯仁爱礁采取水炮驱逐,对澳大利亚侦察机抵近西沙后实施海军实弹反制演习,展现“后发制人”向“主动塑造”的转变。

2. 填补全球治理真空 :美国“优先主义”导致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中国通过促成沙特伊朗和解的“北京协议”、推动金砖扩员、主导中非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主动承担全球南方国家的期待。2025年,中国在中东、非洲等地区构建的“非对称联盟网络”,已成为重塑国际秩序的重要力量。

过去二十几年真的会让人感觉到真有“国运”这一说法,期间几次美国想把战略重心放在亚太放在东大身上,但是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突发事件,让美国分散精力,等他腾出手来的时候,发现他已经把握不住了。

时间如今又再一次来到了十字路口,年轻的战士渴望建功立业,自信的商人想要投资全球,朴实无华的农民想要耕耘非洲中东肥沃的黑土地,

图片

而此刻正在浏览信息的众多网友——我的朋友们渴望去更广阔的天地传播自己的爱。

图片

1. 技术突破倒逼国际责任 :领先全球的爆轰驱动风洞、量子计算等技术优势,迫使中国必须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例如,中国推动的“清洁星球”计划不仅实现国内碳中和目标,更通过输出太阳能和风电技术重塑全球能源秩序。

2. 民意与制度自信驱动 :国内民众对大国地位的期待与制度优势形成共振。《只此青绿》全球巡演、春节文化海外热潮,以及“外交为民”理念下的撤侨、反电诈等行动,强化了国民认同,为外交转型提供了社会基础。

所以在国际舞台上,你会发现属于东大的声音越来愈多也越来越响亮。

所以东大的战略目标也发生了变化—— 从“生存发展”到“利益拓展” 

图片

早期“韬光养晦”侧重于保障发展环境,如今中国核心利益已从领土主权扩展到技术标准、数字规则、气候变化等新兴领域。例如,通过《哪吒2》等文化输出重构全球审美话语权,在AI伦理、太空资源开发等议题上提出“中国方案”。

而且我们的外交政策表现略具有东方智慧的动态平衡。东大的外交呈现出“高调联俄、低调交乌”的复合型策略:既与俄罗斯深化能源和反恐合作,又在乌克兰危机中推动“和平之友”小组斡旋,同时对乌基础设施投资超2500亿美元。这种“安全-经济双轨并行”模式,超越了传统阵营对抗逻辑。

图片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