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案件小幅反弹 刑一庭庭长何莉:成瘾性物质滥用低龄化突出

顶端新闻记者 聂辉 北京报道

3月9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举办2025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访谈。

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刑一庭庭长何莉介绍,有犯罪分子将依托咪酯等毒品溶入电子烟油、饮料、酒水等物质后贩卖给青少年,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滥用群体低龄化的特征突出,最高人民法院将对此加强调研和指导,推动禁毒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顶端新闻记者在访谈会现场了解到,去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案件3.6万件,判处罪犯4.9万人,案件数同比增长是7.4%。其中,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有8332人,重刑率达到了16.94%,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约9个百分点。

图片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现场。聂辉 摄

何莉表示,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犯罪案件呈上升态势。去年毒品案件出现小幅反弹,主要是因为此类案件增长迅速。有的犯罪分子将依托咪酯等毒品溶入电子烟油、饮料、酒水等物质后贩卖给青少年,有的向青少年兜售“笑气”等未列管成瘾性物质,社会危害严重。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滥用群体低龄化的特征也更为突出,最高人民法院将对此加强调研和指导,推动禁毒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接受访谈时,何莉强调,我们对于毒品犯罪历来强调要准确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于走私、制造和大宗贩卖毒品的源头性犯罪,毒品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职业毒犯、累犯、毒品再犯等犯罪分子,对以未成年人为最主要的危害对象和利用未成年人实施毒品犯罪的,坚决依法从严从重打击。对于那些罪行较轻的,依法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宽严相济罚当其罪。

图片


来源:顶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