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县气象局3月9日发布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预计今天晚上多云,明天白天多云间晴,平坝河谷地区早上有雾,9~20℃。
我们将跟着富顺县图书馆所藏古籍,走进富顺文庙,共鸣古意文庙。
文庙得名由来: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朝廷选派太常博士周延俊来富顺任知监,这位学者型官员努力兴教化,办学校培育士子。在他任职的第六年,即庆历二年(1042),富顺终于出了第一个进士李冕。全县士民欢欣之余,集资于庆历四年(1044)在县城中心的南门建成文庙,时称“文宣王庙”,作为祭祀孔子和办官学的场所。
载于(民国时期)宋育仁《富顺县志》卷四,现藏于富顺县图书馆
据古籍可查富顺文庙的名字有:孔子庙、仲尼庙、宣尼庙、孔父庙、孔圣庙、文轩宣王庙、宣圣庙、夫子庙、先圣庙、先师庙、圣庙等十余种。现今富顺文庙是川内有名的网红打卡地,每逢春节、国庆、中考、高考,莘莘学子纷纷前往祈学,更有专业的人士组织开学礼。
载于(民国时期)宋育仁《富顺县志》卷四,现藏于富顺县图书馆
富顺文庙历史上,历经多次战乱和自然灾害,现存文庙为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在原址重建。据(民国时期)宋育仁《富顺县志》卷四可查富顺文庙:棂星门旧用木,宏治中知县梁文,始易以石。在古籍中我们可以看出棂星门原本是木头做的,后面被更换为石材。棂星即天上的文曲星,寓意孔子的崇高地位,经过棂星门才算正式进入孔子门下。棂星门由三组石坊、十二根顶部刻着滚龙抱柱的冲天石柱联排构成,坊宽22.4米,中间一组石柱高12.8米,超过曲阜孔庙棂星门的10.34米,为全国文庙之冠。
载于(民国时期)宋育仁《富顺县志》卷四,现藏于富顺县图书馆
• end •
来源|富顺县图书馆
编辑|胡 婕
编审|方文俊 潘劲松
监制|陈艾琳
总监制|杨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