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古籍游富顺——原来你是这样的文庙

富顺县气象局3月9日发布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预计今天晚上多云,明天白天多云间晴,平坝河谷地区早上有雾,9~20℃。


本期推文

我们将跟着富顺县图书馆所藏古籍,走进富顺文庙,共鸣古意文庙。

文庙得名由来: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朝廷选派太常博士周延俊来富顺任知监,这位学者型官员努力兴教化,办学校培育士子。在他任职的第六年,即庆历二年(1042),富顺终于出了第一个进士李冕。全县士民欢欣之余,集资于庆历四年(1044)在县城中心的南门建成文庙,时称“文宣王庙”,作为祭祀孔子和办官学的场所。


图片

图片

图片

载于(民国时期)宋育仁《富顺县志》卷四,现藏于富顺县图书馆

图片

据古籍可查富顺文庙的名字有:孔子庙、仲尼庙、宣尼庙、孔父庙、孔圣庙、文轩宣王庙、宣圣庙、夫子庙、先圣庙、先师庙、圣庙等十余种。现今富顺文庙是川内有名的网红打卡地,每逢春节、国庆、中考、高考,莘莘学子纷纷前往祈学,更有专业的人士组织开学礼。


图片







图片







载于(民国时期)宋育仁《富顺县志》卷四,现藏于富顺县图书馆

富顺文庙历史上,历经多次战乱和自然灾害,现存文庙为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在原址重建。据(民国时期)宋育仁《富顺县志》卷四可查富顺文庙:棂星门旧用木,宏治中知县梁文,始易以石。在古籍中我们可以看出棂星门原本是木头做的,后面被更换为石材。棂星即天上的文曲星,寓意孔子的崇高地位,经过棂星门才算正式进入孔子门下。棂星门由三组石坊、十二根顶部刻着滚龙抱柱的冲天石柱联排构成,坊宽22.4米,中间一组石柱高12.8米,超过曲阜孔庙棂星门的10.34米,为全国文庙之冠。


图片
图片
图片

载于(民国时期)宋育仁《富顺县志》卷四,现藏于富顺县图书馆

图片

现今富顺文庙坐北朝南,背靠神龟山,面向沱江,不仅符合古代风水学的原则,还具有皇宫气派。跟全国绝大多数文庙建在平地上不同,富顺文庙从敬一亭到数仞宫墙,依次沿山坡修下去,面阔46米,纵深160余米,占地面积约596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建有数仞宫墙、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天街、月台、大成殿和崇圣祠,两侧为厢房,组成三进庭院。文庙不仅是富顺县传承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还长期举办国学讲座、开笔礼等活动,广泛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总之,富顺文庙不仅是一座宏伟的古建筑群,更是中国文化和教育史上的瑰宝。它见证了富顺从古至今的文化变迁和发展,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和情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版权声明:文章所含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媒体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 end •

来源|富顺县图书馆

编辑|胡   婕

编审|方文俊   潘劲松

监制|陈艾琳

总监制|杨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