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青团江苏省委
公布了2024年度全省共青团工作
“10100”创新创优工程优秀项目评选结果
我校申报的
“突出‘一体两翼’,打造‘四大金课’,构建分类分众分层的高质量青年理论宣讲体系”项目
获评一等奖
这是我校第三次
荣获此活动最高奖项
此次评选通过对项目的创新性、影响力、实际成效和推广价值等进行综合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项目22个、二等奖项目26个,三等奖项目22个。
江苏共青团工作“10100”创新创优工程项目每年聚焦10个左右重点领域,牵动全省各级团组织共同立项实施100个左右创新项目,形成全省共青团上下协同、共谱创新的改革态势,目前已连续实施7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加强对广大团员和青年的政治引领摆在首位,积极融入学校国防底色、工信特色、南航特征的“八维一体”大思政课体系,牢牢扎根国防军工文化、行业红色文化和特色校本文化,不断构建宣讲队伍、宣讲课程、宣讲活动“三位一体”分层分类分众的青年理论宣讲体系,积极探索党的科学理论的青年化阐释新机制新模式,引领广大团员青年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奋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强化宣讲主体分类建设
构建“一体两翼”的青年讲师队伍
优化科学理论宣讲团。启动实施首期“一院一课”精品团课建设,组织开展集体备课会,推动全校17名专兼职团干上讲台、讲团课。组织开展校院两级“团干赛课”,在近四届江苏省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中获特等奖5项,保持特等奖不断线,发挥团干赛课以赛促讲的作用。
打造实践育人宣讲团。开展“青春向家乡报到、向基层报到、向祖国报到”三级梦想公开课,以“学雷锋”志愿服务宣传月等为契机,传递青年志愿之声、传播青年服务之力,掀起讲好实践故事、传递时代精神的热潮。
扩展榜样力量宣讲团。通过“五四评优”等,培育和选树十大杰出青年等典型,涌现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身边的榜样。分类组建朋辈榜样宣讲团,开展“榜样青年说”等活动,组织同学走近身边榜样、对话身边榜样、争做身边榜样。
强化宣讲课程分众引领
开发“有滋有味”的青年宣讲金课
上好信仰公开课。构建“逐层实施有体系、集体备课有品质、理论宣讲有深度”的信仰公开课体系,邀请两院院士、重器总师、世界冠军等名师大家分类开设新思想公开课、梦想公开课、青马公开课、体育公开课等系列校级信仰公开课,形成了“青春逐梦·强国有我”的品牌示范效应。
上好军工文化课。深挖航空报国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国防军工文化的内涵,开展“总师零距离”特色示范主题团日活动,深入开展“航天嘉年华”航天日活动,带领青年学生感受航空航天事业成就、激励空天报国担当。
上好青春对话课。充分发挥青年典型的专业导航作用,组织“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青年文明号”、江苏省青年五四奖章等团内重要荣誉奖项获得者深入青年群体,讲述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和刻苦攻关的接力奋斗。
上好实践体验课。以校内文化场馆为主要依托,面向全校青年学生开设实境课堂,让学生走进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立体式的思政大课堂。每年组织开展“军工记忆”“文化传承·南航行动”等专项实践,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坚定自信、砥砺奋进。
强化宣讲活动分层实施
健全“形神兼备”的青年宣讲机制
建立校级宣讲制度化机制。分类重点实施校级团学骨干的“菁英铸魂”计划、新任团支书的“领航筑基计划”和先进青年学生的“青马工程”计划,研究制定团学骨干和团员青年常态化学习培训机制,形成了团学骨干培训课程体系,推动理论宣讲落实落地。
建立支部宣讲规范化机制。不断建立健全团支部理论宣讲制度,形成了“一手册一指引一清单”的规范建设机制、“支部学习六步法”的组织化学习机制。全年面向1100余个团支部开展8次组织学习,开展校级示范主题团日活动35期。
建立网络宣讲品牌化机制。以“江苏省首批共青团新媒体直联室南航分站”为实施载体,积极主动地推进网络共青团建设,设立“青春铸魂·强国有我”微团课和“青马学员说”理论宣讲专栏,2名青年学生的宣讲视频同时被“学习强国”发布。
我校共青团将以此为契机,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不断完善组织化学习、课程化实施、常态化浸润、网络化辐射的思想引领体系,持续擦亮信仰公开课等理论宣讲品牌,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大思政课”建设体系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的主力军作用,努力为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值班编辑丨周然
责任编辑丨彭丽、王伟
出品丨晓南晓航工作室
审核丨王晖、李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