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燃”起来!若羌课间变身“快乐能量站”

新学期伊始,新疆若羌县各中小学全面推行教育综合改革措施,将课间休息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并同步增加每日体育课时,通过丰富活动形式、完善运动设施等举措,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片

图片

课间体育活动 (牟徐鸣 摄)

3月7日上午,若羌县中学校内,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操场瞬间成为欢乐的海洋。学生们自由组队开展跳绳、踢毽子、跳皮筋等传统游戏,篮球场上则活跃着挥洒汗水的身影。六年级学生柴书琪高兴地说:“现在课间能打半场篮球,还能和同学比赛跳皮筋,压力释放了,上课反而更专注!”

若羌县中学利用延长后的课间,组织跑步、立定跳远、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活动。七年级学生赵优越表示,以前课间过得很快,现在时间延长了,每天能和同学打乒乓球,体能测试成绩进步特别快。

图片

图片

课间体育活动 (秦文强 摄)

为确保活动安全,若羌县对校园运动设施的升级加大了投入力度,增设AI体质监测大数据平台,并建立教师课间安全轮岗制度。

“调整作息时间并非简单延长课间,而是系统性优化。”若羌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胡凤军介绍,全县各校结合课时安排、在校时长、季节特点等因素,重新设计作息表,确保学生在充足的休息与运动中实现劳逸结合。下一步将深化“课间育人”理念,开发更多趣味性强、适应性广的活动项目,同时加强体育教师培训,让“活力课间”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阳光雨露。

从“赶作业”到“动起来”,5分钟的延长不仅是时间的扩容,更是教育理念的升级。若羌县以课间为抓手,撬动“五育融合”,在欢笑声中培育健康体魄与健全人格,为“双减”政策下的校园生活提供了生动范本。(牟徐鸣 秦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