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攀枝花开攀枝花

图片

写下这个题目,先作个解释,这题目中的头一个攀枝花是一种花的名字,后一个攀枝花是一座城市的名字。眼下,我就正在攀枝花市观赏攀枝花呢。


说起四川省曾经的渡口市,如今还有几人记得呢?它正是攀枝花这座城市的曾用名,而且仅使用了二十几年。


渡口市诞生于大三线建设的热潮中。1965年3月,四川省政府为适应大三线建设和管理的客观需要,向国务院请示成立渡口特区,国务院考虑到现实情况和长远发展,批示设立渡口市。


图片


钢城生于大三线,渡口今作攀枝花。


我是2月19日坐高铁到达的。攀枝花南站依山而建,一出这个车站,让我吃了一惊,从火车上下来,接连转了三次下降的电梯,才下到了站前广场地面上,可见车站的地势之高。从车站广场坐上公交车,一路沿着那条绵延曲折三十公里的攀枝花大道走起,从南段到中段,十多公里一路下行,来到了东区的巴斯箐。感觉海拔高度下降了得有200米,而这里的海拔高度是1075米。攀枝花整个老城区都建在峡谷之中,街道很窄,就是当年作为主要街道的攀枝花大道也不过只有十来米宽。峡谷形成的风还是挺冲的,虽然这风是暖暖的,因为此时的气温是26度,与三亚几乎相同的温度。


说来也怪,攀枝花市与贵州的六盘水市,这两个最著名的三线建设中诞生的城市,处在同一纬度,直线距离仅四百公里,两座城市的海拔高度也差不了多少,但是两个城市的气温却相差了将近20度。有资料说这是攀枝花市地处横断山脉河谷特殊地理环境造成的,学术名词叫焚风效应。我特意查了一下,当天攀枝花的最高温度是26度,而六盘水的最高温度只有6度,而且是连续多天都差二十度左右。


图片


在攀枝花,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这是个在隆冬季节鲜花开满地的城市。有游客编了一句这样的小段子,叫做“攀枝花市的攀枝花树开攀枝花了”。这还真不是绕口令,实在是因为这里的攀枝花给人的印象太突出了。你放眼望去,不用刻意寻找,随便在哪里都可以看到它火热的身影。它们被蓝天映衬着,丽日照耀着,柔风吹拂着,蜂鸟攀附着,游客仰望着,镜头聚焦着,它们开得那么自在洒脱,那么令人嫉妒。大道旁,江河边、山坡上,楼宇间,到处都有一树一树的红火在招摇着。尤其是金沙江畔那巨大的树体,密匝匝地红成一片,简直要映红半边天,诚心要从那蓝色江水的包围中跳出来。还有网友调笑说,花大招蜂,那每一朵仰天绽放的攀枝花里都存了半两蜜呢。在竹湖园公园门外,我见一位妇女随手捡起几朵落地的花朵,告诉我说是要拿去吃的,鲜炒、焦炸、煲汤都是可以的。


到达攀枝花的当天下午,我就急切地去寻找攀枝花的发祥地,渡口。在高德上找到了渡口村,但这里已经被辟为一处体育主题公园。旁边有一个叫做公园一号的居住小区,这显然不是渡口最典型的地标。我又顺着攀枝花大道一直向北步行,一直走到了金沙江边上,这才看到了“渡口记忆”的牌坊和金沙江大桥,这里才是真正的渡口标志。如今,这座大桥叫新渡口大桥,在它的上游不远处,有一座已被封起的、仅3.5米宽的钢悬索桥老渡口大桥,那才是当年的建设者们在金沙江上建起的第一座大桥。


图片


攀枝花市坐落在金沙江与雅砻江的汇合处,来攀枝花总要亲眼看看两江交汇处的实景吧。第二天,我再次从东区的住处顺金沙江下行15公里,终于在一个叫若泸之恋的导航点,看到了两江汇合处。金沙江自西而来,江面稍宽,江水呈蓝色;雅砻江自北流下,江面稍窄,江水呈绿色,交汇后平稳地向东流去,交汇处的两条江水色差明显,渐渐地就溶为一体了。


攀枝花是全国维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攀枝花的性格,也是这座城市的性格,充满英雄的刚强不屈精神。攀枝花的崛起,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都是一个奇迹,短短二十年时间,就从峡谷野岭中诞生起一座重要的工业城市,引发了世界的关注。很快,这里就证生了中国最大的钒钛钢铁厂,最大的水电站。


攀枝花是因三线建设而生的。当年,在川滇交界处的金沙江畔发现了储量达数亿吨的钒钛磁铁矿,毛主席问,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大家都答不上来,有人说,只知道那里只有7户人家,长有一棵巨大的攀枝花树。毛主席说,那就叫攀枝花吧。


图片


在城市的西北部的山坡上,座落着当年建成的攀钢,地名叫弄弄坪。据说,当年周总理来视察建设情况时,建设者抱怨这里连块平地都没有。总理说那你们就自己动手弄弄平嘛。后来,这个本来没有名字的地方就被命名为弄弄坪。如今这个弄弄坪可不简单,全国每三米的钢轨中就有一米产自这里。在去年全国钢铁生产形势低迷的大环境下,攀钢仍能盈利37亿。攀枝花现今人均GDP超11万,为四川各市第一。在攀枝花城市的墙上赫然写着这样的标语:工业不强盛,那就不叫攀枝花!


这里建有资料最翔实的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在博物馆里,有资料说,毛主席对三线建设有40次批示,其中9次提到攀枝花。最著名的就是那句“攀枝花建不成,我睡不着觉”。如今,这句话就被雕刻在展馆外。


图片


在市区1200多米高的攀枝花公园山顶上,矗立着一座攀枝花英雄纪念碑,它纪念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革命英雄,而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从祖国各地来到金沙江畔为攀枝花三线建设而牺牲的英雄们,纪念那些为开发建设这个工业基地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英雄们。冲天竖起的三棱体的碑身象征着三线建设,红色基座上的浮雕定格了当年这些英雄们的壮举。碑文中说:攀枝花建设的壮举与共和国现代化事业同在!


图片


攀枝花的另一个特点是,这里有许多特别的地名。比如:地名叫五十一、五十四、四十九公里,这是从某处到此地的里程数,因为附近没有参照物,只得以到达此地的公里数来命名,既好记又实用。还有许多地方当年为保密被叫做某某信箱,比如九负六(9-6))、九负二(9-2)等。这种叫法就一直延续了下来。其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卫星高空侦查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可以精确到米以内了,而我们当时还把攀枝花项目当做一个保密项目,以代号命名,这些邮箱代号也就成了地名。


说攀枝花工业强盛,主要就是指它的攀钢和二滩水电站


图片


雅砻江干流全长1571公里,其中在四川境内1445公里。在雅砻江水力发电梯级利用中,二滩电站是建成最早的。如今的雅砻江二滩高拱坝以上水深达百米,水面可以轻松通航。人们利用这水利资源开发了船游雅砻江项目,从二滩到渔门镇四十多公里水路,一个小时即可到达。由于雅砻江藏在大山深处,罕有人迹,所以开发中还很少涉及移民问题,大大减少了开发成本。2月21日上午,我在雅砻江二滩港和当地几个乡民一同乘一艘简陋的小快艇前往渔门镇。上船后,我想坐在船头那个便于拍摄的部位,但是那里已经坐了一个当地的小伙子,我就去找他商量,能不能把这个位置让给我,我是搞摄影的。小伙子看了我一眼说:我也是搞摄影的。我说,那好,你坐吧。过了一小会儿,小伙子看着我佩戴的相机长镜头不好意思地说:还是你坐这儿吧。


图片


有最佳位置的加持,乘快艇的感觉爽极了!小艇飞驰,劈开绿波,不时惊起水面栖息的鹭鸟,偶尔可以看到两岸岩壁上的怪洞和江边悠闲的垂钓者。春水与河谷相伴,白云与岚气共生,荡然浩气到胸中,江山如梦入眼来。这次乘艇游江,我看到了乘小艇的乡民在水上交换物资,看到了山民在没有码头的浅水处就近上下,体验到了江边山民的生活的不易,也感受到了当地老乡的淳朴和善良。


沿江城市必然桥多。在去往二滩的途中,乡间客车司机走到两江汇合处路段时说,这两公里的路段内就有五座大桥。这桥梁的密度可与桥都重庆有一拼。讲到二滩水电站建设及作用时,他甚至动情地说,没有雅砻江的水电站,就没有中国现代化。他说仅从金沙江与安宁河汇入处起向上游就有21座梯级水电站,仅二滩电站的年发电量就超过170亿千瓦时。雅砻江梯级开发总发电量累计已超过一万亿千瓦时。他的介绍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图片


攀枝花还是座立体交通感很强的城市。那天下午,我在金沙江边拍照,沿金沙江边的几条公路是依高低并排的,虽然并行着但要走很远才能找到相交处。经人指点我才从攀枝花大道下到了最下层靠江的金沙江大道,沿江边走了很久后,却找不到回到攀枝花大道的路了,正当我在路边迷茫之际,一辆出租车悄然停在了我身边,我正好问问路,司机见我是外地游客便说,你上来吧,我捎你一段。问我要去哪里,我又一时想不起来我要去的地方的地名,手忙脚乱地从高德上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只记得是在中心医院附近。司机说,那我就送你到中心医院附近吧。下车时我要付车费,司机揺摇手说,不收你的车费了,这是靠中心医院后门的一条路,你从那里穿过医院就可以了。几次游走大西南,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西南地区人们的热情和善良。


图片


攀枝花还是水果之城,尤其是芒果、枇杷、释迦果。这里的释迦果便宜到令人难以置信,在海南卖26元一斤的释迦果在这里只要8元,有的甚至只卖4元。这里盛产芒果,但也遇到了新问题,芒果树的树冠大、根系发达、化感作用强,与其它草本植物激烈竞争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有人夸张地说,芒果树下寸草不生,虽不至此,却也对种植区的植被有较大的破坏作用。农林科学家们正在努力解决这个新问题。


金沙江与雅砻江都是长江的上游,而万里长江是有大气势大格局的,它在崇山峻岭间左冲右突开辟出自己的主航道,一路上收接纳了无数条支流才形成了入海时的滚滚洪流。在它的上游,作为金沙江时,它接纳了雅砻江,诞生了攀枝花;接纳了岷江,诞生了宜宾;接纳了沱江,诞生了泸州;接纳了嘉陵江,诞生了重庆;接纳了香溪等众多溪流,诞生了宜昌;接纳了汉江,诞生了大武汉。纳百川而成大江,集小溪而成洪流,然后逐渐在它们的交汇处聚集起人流物流,催生出新的城市,这是长江的本色。


图片


攀枝花是个移民城市,主要由全国各地的建设者组成,几乎没有原住民。在攀枝花,我遇到一位从鞍钢过来的第一代建设者,他在这里已工作生活了53年,他说,在自己建设起来的城市里生活,很满足!很幸福!言语间充满着骄傲与自豪。


攀枝花也叫木棉花、红棉花、英雄花,花期很长,可以从12月一直开到3月。这里满城的攀枝花似乎也深深影响了一城攀枝花人。他们有着攀枝花一样的情感和心态,长在冬季,向阳而生,枝干冲天,热烈怒放。我来看攀枝花,被深深地感染了。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关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