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名杭州十四中的学生陪自己阿婆跳舞的视频火了,一夜之间冲上热搜,网友直呼这是要“舞遍全国”!
"
老邵是种昵称,大家喊着亲切。
三月第一天,气温像坐上了过山车,天一下子暖了起来。晚饭后,我去找老邵,她正准备出门。
“今晚是《舞动中国》腰鼓队排练,妇女节汇演的节目。”老邵不好意思地解释着。
老邵参加村子上的舞蹈队、腰鼓队、太极队,是村中老年文艺队的活跃分子。她说话爽朗,热情随和,身上带着一种乐观自信。看老邵穿着演出服在台上灵活自如、激情舞动时,谁会想到二十年前,老邵已经是个交待后事的尿毒症患者,是一个幸运的换肾者。
老邵今年虚岁63,自小独立,有主见,是七十年代的初中毕业生,是当时众多同龄女子中少见的“文化人”。22岁那年,老邵在父母的撮合下与邻村小伙结婚。婚后,家里陆续添了两个女儿,丈夫忠厚老实,勤劳肯干,老邵持家有方,小户人家的日子过得倒也踏实。
以前老邵家开了个小卖部,卖些零碎的生活日用品。老邵夫妻人缘好,平日乐于伸手助人,周边邻居都喜欢上她家坐。久来久之,老邵的名字渐渐淡化,在她还很年轻的时候,村子上老老小小,直呼其老邵。老邵这称呼逐渐泛化,一声声“老邵”,是对她的亲近,是对她的尊敬。
2000年,大女儿上大学了,小女儿也考进了县城的高中,老邵夫妻身上的经济压力越来越重。考虑再三,老邵关了家里的小卖铺,来到小女儿就读的小县城找了份收废品废纸的活,她一边赚钱,一边陪伴女儿。老邵勤快实诚,她收厂子里的废纸,还免费帮他们清洁场地,久而久之,周边厂子里的废品废纸都愿意卖给她。收废品的活辛苦,特别是炙热的夏天,被烈日暴晒的废铜烂铁,装车时两手都被烫到起泡。
生活的苦不算苦,身体出了状况那才叫苦。2002年,老邵43岁,身体感到越来越乏力不适,抽空独自一人上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尿毒症。老邵说,当时整个人都傻了。医生催促她赶紧住院治疗。老邵说,当时大女儿正上大学,小女儿也到了高三关键的冲刺阶段。老邵站在医院门口想了想,转身回家了。
2003年,小女儿考上了丽水师范学院,老邵终于松了口气。因为耽搁了治疗,老邵的病越来越严重。躺在床上,她想了很多,担心丈夫经济压力重,更担心懂事的女儿因为她的病而放弃上大学。老邵收废纸两年偷偷攒下了三万多块钱,她一分不留全部打给了小女儿,叮嘱她不管以后遇到什么事,大学一定得去读。
病情急骤恶化,双目失明,水米不入,老邵开始交待自己的身后事。
“老邵快不行了。”消息像风一样传开。邻居赶来了,亲友也赶来了,帮忙叫车的,联系医院的,众人将奄奄一息的老邵送到了杭州117医院。
医生摸了摸老邵的脉搏,又看了看她的眼睛,忍不住摇摇头。众人恳求说,别管咋样都要治。
生活中乐观的老邵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老邵常常自嘲她的人生就像是坐了趟过山车。入院后,一切都往好的方向走,血透,肾配型,换肾,顺顺当当。
老邵大女儿心中一直藏着一个做律师的梦想,那时她已经结婚生子,儿子一岁不到。犹豫间,开明的老邵鼓励女儿,有梦就要去追。老邵夫妻包揽下带孙子的重任,让女儿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到封闭式的律师备考中去。四个月后,女儿如愿实现自己的梦想,后来成为一名职业律师。小女儿大学毕业后,从一名普通的教师,一步一个脚印,如今已是某小学的副校长。老邵的女儿说这辈子最感谢的是妈妈,她是个伟大的母亲。
老邵带孩子自有她的教育方法。孙子阳光,风趣,跟老邵特别亲,总有说不完的话。孙子陪老邵散步,老邵人缘好,一路打着招呼。孙子纳闷地问老邵:“阿婆,为什么别人都愿意和你说话?”老邵笑呵呵地说:“那是因为我生了两个优秀的女儿,如果我再有一个优秀的孙子,那人家更愿意和我打交道,你说那该多好!”
孙子说:“阿婆,我一定会让别人更喜欢你。”老邵的愿望,是孙子努力的方向。2024年,老邵孙子蛋蛋以630多分的成绩,顺利进入杭十四中。
女儿们常常笑称,老邵是家里的“女王”,也是家里的“小公主。”
医生叮嘱老邵生命在于运动,每天保持心情愉悦。老邵喜欢跳舞,读高中、初中的孙子外孙一回老家,总会先陪老邵跳上一曲。踩着音乐,奶奶可爱浪漫,孙子乖巧阳光。
时光如水,一晃十八年过去了。老邵说,和她一起换肾的病友们都陆续走了,只剩下她还在这个人世间看人间烟火气。
老邵女儿说,是妈妈拼了命给了我们今天的好日子。老邵说,是女儿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你尽管努力,你尽管善良,老天爷在天上看着呢。”老邵说。
或许你不认识老邵
但你身边可能也有一位“老邵”
她用自己的手撑起一片天
她用自己的脚丈量出一片地
她可以独自面对突如其来的人生变故
又可以鼓起勇气把自己从泥沼中
拔出来一次又一次
让自己的人生栖居于更多种可能性
请和我们分享你身边的“老邵”
今天,一起倾听“她”的声音
来源/邮箱投稿(有删改)
文字/陈朝英
编辑/李胜男
责编/曹姣娜、谢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