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眼观两会】章玉贵:发展新型离岸贸易有利于培育外贸新模式新动能

  中新经纬3月8日电 题:发展新型离岸贸易有利于培育外贸新模式新动能

  作者 章玉贵 国际金融论坛(IFF)学术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教授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新型离岸贸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曾指出,要“加快推进离岸贸易发展,发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

  新型离岸贸易“新”在哪儿?

  新型离岸贸易是指通过数字技术,由离岸公司主导的贸易模式,与传统离岸贸易主要形式转口贸易相比,新型离岸贸易更注重数字化赋能、服务链整合和全球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新型离岸贸易是跨境电商向离岸转手买卖性质的纯境外交易延伸,包括但不限于离岸转手买卖、全球采购、委托境外加工、跨境信息服务、跨境物流服务、海外仓储服务、跨境商务服务、跨境股权投资服务、跨境社交媒体服务和搜索引擎服务等。

  新型离岸贸易的交易标的不进出我国一线关境或不纳入我国海关统计的贸易,而只在境外提供、境外消费,但平台内电商需从本国支付、收取和结算外汇,赚取贸易差价。

  在人工智能时代,新型离岸贸易呈现数字化赋能、跨境与离岸贸易服务融为一体、贸易成本降低、全球资源配置效率高等特点。如,数字金融环境下,银行更有能力对信息不对称的离岸贸易服务提供金融支持,以信用贷款替代传统的抵押和担保贷款模式,通过对客户商业数据信息和过往信用记录分析,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并大幅提高信贷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和金融风险。

  前期,我国已在各地自贸试验区积极试点,形成了“上海青岛模式,依托港口的离岸转手买卖”“苏州杭州模式,工业园区和境外委托加工”“天津模式,对接企业需求一事一议”“海南模式,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离岸贸易”“北京模式,与服务贸易深度融合”等。真实性审核平台有离岸通(上海)、离岸达(青岛)、京贸兴(北京、大连)等。

  发展新型离岸贸易有何“条件”?

  之所以要将新型离岸贸易的发展限制在“有条件”的地区,是因为发展新型离岸贸易需要发达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离岸贸易平台、国际跨境治理及配套的法律服务与风险管理体系等为支撑。

  新型离岸贸易首先需要发达的数字技术支持,这是发展跨境电商、离岸电商的先决条件;其次,发展新型离岸贸易离不开为跨境电商、离岸电商提供的跨境支付、结算和结售汇服务等。当然也离不开离岸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债券市场和同业拆借服务,人民币国际化账户服务,非居民企业自由贸易货币账户(FT账户)服务,以及数字支付与离岸数字人民币服务等。我国从2015年起正式投入使用的人民币跨境支付(CIPS)系统即是发展新型离岸贸易所必需的离岸金融支付体系。截至2024年12月底,CIPS系统有直接参与者(直参)168家,间接参与者(间参)1461家,直参、间参覆盖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

  当然,发展新型离岸贸易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离岸贸易统计制度,适配的税收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应的争端解决机制。还需要建立健全服务于新型离岸贸易的跨境数据安全治理机制,防范跨境交易欺诈等。

  有助于布局全球新型贸易价值链

  我国发展新型离岸贸易,既是适应国际贸易趋势变迁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减少或规避贸易摩擦,加快布局并提升全球新型贸易价值链的需要。

  发展对外贸易是我国保持内外经济活力,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关键之举。我国已连续8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同时,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并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但是由于全球贸易竞争日趋激烈,贸易环境复杂多变,以及受到贸易的宽度与深度的限制,我国必须跳出传统的贸易思维来重新布局全球贸易。

  在此背景下,推进发展新型离岸贸易有利于我国外贸主体超越本土资源限制,培育外贸新模式和新动能,有序开展“全球买、全球卖”,充分利用境外资源,实现境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更高层级资源向境内集聚,以形成新型国际分工体系。对目前我国在全球市场有一定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产业而言,发展新型离岸贸易,有利于为中国海外生产基地提供更好的支撑,有效规避贸易摩擦。

  此外,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对产业控制力、贸易与金融价值链高端环节的竞争。大力发展离岸金融与新型离岸贸易,实现要素与资源整合,推动数字经济规则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推动传统的货物贸易向以数字与金融服务为代表的离岸贸易转型发展,有利于推动传统的产成品贸易向原材料和中间品贸易,离岸转手买卖、全球采购等离岸贸易转型发展;有利于推动一般贸易向加工贸易和委托境外加工形态的离岸贸易转型发展;在加快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过程中,通过加大布局离岸贸易中心建设,有利于内稳核心产业链和供应链,外保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不脱节。(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