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剑|“两会”汽车代表最高频的四个词,藏着汽车行业的未来

用女性视角做有温度的汽车新闻


在房地产市场经济日渐低迷的当下,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行业,在近几年两会提案中的占比越来越大。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汽车行业发展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报告的第一部分,肯定了2024年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2024年国内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和7.7%,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


图片


报告的第二部分,提出了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指出经济增长(GDP)预期目标为5%左右,既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并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


报告的第三部分,则部署了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其中首当其中就是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专项措施,  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2025年将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同时,报告中还提到了“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相关话题,并特别强调了产业升级、数字经济创新以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我国汽车产业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图片


而在鼓励行业发展的同时,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这也为深受行业内卷所困的汽车人带来了光明。


当然,在提案方面,各大车企的领导也给出了许多建设性、前瞻性的建议。


其中,最火的当属雷军提出的“优化新能源汽车号牌设计”的提案,事实上,网民苦新能源号牌设计久矣,此次雷军在两会中提到这个话题,可以说是道出了全国新能源车主、汽车设计师以及新能源车企的无奈。


图片


不管这条提案会不会被采纳,在网民的心中,雷军的形象无疑又高大了几分。


当然,除了优化号牌设计,雷军也就自动驾驶的发展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尽快建立辅助驾驶产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加快辅助驾驶安全技术要求及测试验证标准落地应用二是,建议进一步推动自主代客泊车功能定义和技术要求相关法规标准的落地应用。三是,建议进一步细化智能驾驶数据采集、存储、使用等环节合规措施及产品标准的实施细则。


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提议,针对L3+自动驾驶,建议明确事故责任划分规则,同步完善数据安全、地图更新等标准,破解技术应用合规瓶颈。


无独有偶,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也表示:“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的当下,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还不够完善。”


图片


除了加速推进自动驾驶法规标准的完善之外,朱华荣还提议建设国家级汽车海外市场共性数据库,为中国汽车企业 “走出去” 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强化国家科技专项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与资源投入,全方位构建中国智能汽车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除了自动驾驶,AI智能也是两会热议的话题之一。


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积极推动AI智能化方面,吉利控股集团李书福同样有着前瞻性与建设性的思考。


图片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智能化产业的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李书福建议,推进大规模因材施教、释放学生禀赋的教育改革,为不同潜力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路径和发展机会,注重全面发展的同时兼顾个性化培养,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提供“沃土”。


他强调,“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兴趣爱好与禀赋逐渐显现的关键时期,对学生成长成才和未来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结合最近DeepSeek的爆火,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认为,DeepSeek-R1等先进模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同样面临无法通过传统网络安全手段解决的安全挑战。


图片


同时,它呼吁各界,共同努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大模型应用安全治理体系,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地释放大模型技术的潜力


虽然周鸿祎此前一些博取流量的做法让人不适,但此次提出的建议确实很有意义,当前AI大模型的热度非常高,导致车企争先恐后地加盟,但却忽略了当前AI大模型信息不完善的现状。


这条建议不仅适用于AI智能,也适用于自动驾驶,车企和开发商都应该尽可能保证安全、准确的信息传达和智能操控。


图片


另外,关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能源、补能等问题也备受关注。


与往年一样,李书福依然坚持延续对绿色甲醇的战略布局。在他看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纵深推进能源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举措。


图片


同时,他提议可以利用焦化厂、水泥厂等高浓度二氧化碳来合成绿色甲醇,既能消纳工业碳排放,又可替代成品油,助力商用车减碳,并且呼吁制定符合国情的绿色甲醇及加注站标准,支持工业捕集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取甲醇的规模化发展。


作为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的掌门人,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的建议,是进一步完善储能的市场参与和保障机制,提升新型储能的市场化运用水平,加快推动储能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当然,电池回收的话题也是大多数车企关心的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建议出台专项法规标准;优化产业规划;完善监管措施,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绿色闭环发展。

图片


同时,冯兴亚认为换电模式作为一种高效补能方式,但考虑到当前换电模式“建设成本高、规划不统一”的困境,他呼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换电站布局并统一电池标准,以降低用户补能成本,加速普及换电车型等。


而在关注新能源汽车发展之外,冯兴亚也将目光聚焦到了汽车出海上。


众所周知,当下是中国汽车出海的关键时刻,凭借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东风,中国汽车品牌已经逐渐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但在全球经济环境和海外局势动荡的双重压力下,车企出海也抱着极大的风险。


图片


为此,冯兴亚提出了两点——一是解决海外销售汽车缺陷零部件 “回国检测难” 问题,短期建立回收试点,长期修订法规标准、优化流程,提升中国品牌海外形象;二是,攻克车规级芯片设计短板,提升制造能力,完善测试认证体系,保障产业链自主可控


而回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稳定对外贸易发展”也被列为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提出了“优化融资、结算、外汇等金融服务” “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 “拓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功能,发展中间品贸易,开拓多元化市场”等多元化举措。


可以看出,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中国企业出海,依然是2025年企业发展的重大机遇,纵使海外局势风起云涌,中国企业出海的脚步,也依然坚实笃定。


图片


当然,在坚持出海的背后,“反内卷”依然是当下汽车产业的重中之重。


据统计,2024年全年,汽车行业利润4623亿元,同比下滑8%,超200款新车型卷入降价潮,单车平均降价幅度达9.2%。


这份数据也给汽车行业从业者敲响了警钟,如何破解产业内卷,激发行业发展动能非常关键。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赛力斯集团创始人张兴海提出建议,呼吁汽车市场应实现有序竞争,企业需加强自律,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强化监管。


图片


他指出,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企业自律和政府监管的双重保障。企业应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避免简单的价格竞争,同时,政府需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对市场的实时监管,以确保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两会期间关于汽车的相关提案中,我们看到车企聚焦于推动绿色转型、智能化升级和国际化发展的诚意,这些建议不仅符合国家“双碳”目标和科技强国战略,也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安全、便捷和环保的出行体验。


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相信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将展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就像雷军接受采访时说:“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充满信心,万事OK。”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