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万总吨船舶通过!省水运投株洲船闸保水运物流畅通

图片

株洲船闸夜间通航保畅通。

红网时刻新闻3月8日讯(通讯员 朱志超)近日,省水运投株洲船闸多措并举有效保障航道勘察期间5.47万总吨船舶顺利通行。

为提升湘江航道通航条件,根据湘江株洲水域重点浅滩航道整治工程专项养护方案,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25年3月5日至3月10日期间,在湖南省水运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辖株洲船闸下游水域开展勘察作业。为确保作业安全与过往船舶航行有序,地方执法大队采取了临时性封航交通管制措施,管制时间为每日7:00-11:30及13:00-17:30,同时28.50米通航水位增加了船舶通行压力。

受封航和枯水影响的株洲船闸下游受困待闸船舶逐步增多,在周边涉水企业和船民焦虑万难关键时刻,省水运投株洲船闸一线干部职工全力冲锋,及时分析当前通航堵点难点,积极研判果断采取“白+黑”分时通航模式,白天封航保勘察安全,间隙午、夜间抢通航效率,在确保省交通设计院勘察作业安全的同时,“见缝插针”保畅通,最大程度提升株洲水域船舶通行效率。

据了解,在3月6日当天共计开闸8次,通行船舶28艘,船舶通过量达5.47万总吨,运输货物主要包括集装箱重箱、煤炭、水泥、盐及矿石等,有效缓解了受封控和退水影响的长沙港、松木港、城陵矶及华新水泥等码头企业的运输压力,从此次运输货物分析了解到,本轮保供确保湘中地区电厂电煤供应、支持长株潭重点项目建设、服务长沙及衡阳港口物资进出口,保障了湘江黄金水道水运供应链的稳定。

当前,由于诸多因素,长沙枢纽大坝上游坝前水位没有达到设计的29.8米,枯水期期间部分航道浅滩水深不足,造成一定的通航困难。随着湘江航道整治勘察工程实施,省交通设计院勘察团队已取得重要进展,在株洲船闸下游45号孔附近初步测得水深4.7米及38号孔附近水深4米,并发现了部分浅滩和礁石。这些数据将为后续航道整治提供关键依据,助力解决湘江航道的通航瓶颈,提升水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