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再强,也难以替代教师的言传身教

图片

□周嘉琪(湖南女子学院)

3月6日,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接受采访时表示,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在孩子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绝对不可能被AI替代。刘庆峰认为,未来教书育人一定是教师,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因材施教,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帮助老师提升专业能力,但是教师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因为人类有AI不具备的同理心、热爱、感动。(3月7日 中国新闻网)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不可否认,我们确实看到AI在教育中展现了很强大的功能。一方面,它能够辅助完善教学系统,有些AI能够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掌握程度等数据,制定出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实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AI可以做到不知疲倦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初步帮助教师批改作业、分析教学数据,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并且在知识传授方面,AI拥有庞大的知识库,能够快速准确的提供各类信息。

然而,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场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融和价值观的塑造。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教育者要用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的成长,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教育者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以真诚和爱心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在生活中面临困惑时,老师的倾听,鼓励和谆谆教诲都能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帮助我们回到正确的轨道。这种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互动是AI不能替代的。

教师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也是AI难以触及的。在课堂上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反应和突发情况,教师能够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反观AI则是基于预设的程序和算法运行,一旦遇到了超出其算法运行设定范围的情况,就会显得死板。

事物的两面都具有两面性,这也提醒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接纳AI在教育中的应用,让AI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教学相长。教师可以借助AI技术,从繁琐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个性化指导以及创造性教学活动中。

AI永远取代不了教师,它或许可以改变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但是不能撼动教师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让教师与AI携手共进,共同开创教育的美好未来。让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