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蜜雪集团赵红果:建议新式茶饮建立国家标准

图片

目前新式茶饮行业缺乏统一、细化的国家标准。视觉中国/图

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蜜雪集团(02097.HK)执行董事赵红果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会议。

3月3日,蜜雪集团在香港交易所敲锣上市,开盘价较发行价上涨29.38%,市值突破千亿港元,稳坐全球现制茶饮行业头把交椅。

在此前的认购环节,蜜雪集团融资认购倍数超5258倍,认购金额突破1.82万亿港元,超越快手(01024.HK),成为港股市场新一代“冻资王”。

支撑起这场现象级IPO的,是遍布中国31个省份和海外11个国家的四万多家蜜雪冰城门店。招股书显示,这家全球最大的现制饮品企业平均单价仅6元,但一年能卖出超七十亿杯饮品。

供应链是蜜雪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36岁的赵红果正是后端供应链负责人。她2013年加入蜜雪集团,从门店店员做起,推动了公司生产基地规划建设与生产制度的建立。

蜜雪集团向南方周末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3547.2亿元,同比增速6.4%,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3749.3亿元。

赵红果在实践中发现,快速发展的同时,新式茶饮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她的建议正是关于推动新式茶饮行业健康发展的。

行业缺乏标准

赵红果表示,目前新式茶饮行业缺乏统一、细化的国家标准,包括产品分类、原材料使用规范、制作工艺标准等。

她建议相关部门加快制定完善的行业标准,明确各类茶饮的定义、配料使用范围与限量,规范门店操作流程,保障产品品质稳定与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清晰的消费指引,同时也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标准,促进市场良性竞争与有序发展。

“舌尖上的安全”有赖于监管。蜜雪集团介绍,公司建立了包括食品安全风险管理、门店安全风险管理等在内的47项制度规范,组建了由约290人组成的专门团队,监督产品品质。

全国门店升级完善“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建设,通过智能摄像头系统实时研判和追踪食品安全风险,门店加盟商和总部能实时查看门店画面,系统可自动识别违规行为并警示。

赵红果强调,茶饮原料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建议强化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监督。

她表示,应加强对茶叶、水果、奶制品等原料供应商的监管,建立严格的原料准入制度,从源头把控食品安全风险。

在原料供应上,蜜雪集团采取自建模式。招股书披露,公司目前已建成总占地约79万平方米的五大生产基地,年综合产能约165万吨,核心饮品食材100%自产。

蜜雪集团旗下加盟商的饮品食材、包材、设备全部向其采购,这构成蜜雪集团主要收入来源。此外,蜜雪集团也向其他茶饮品牌供应原料。

挖掘文化内涵

随着市场发展,消费者对新式茶饮健康、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赵红果表示,茶饮行业应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她建议,除了鼓励企业开发低糖、低脂、低热量的健康茶饮新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还应推广可降解包装材料,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

鼓励门店采用节能设备与环保装修材料,优化物流配送体系降低能耗,引导消费者参与垃圾分类与环保行动。

这有赖于科技创新的支持。赵红果建议,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或项目,支持新式茶饮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开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例如在茶饮保鲜技术、健康配方优化、环保包装材料研发等方面进行攻关。

蜜雪集团招股书显示,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有研发人员124名,较两年前翻番,并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等高校合作进行产品研发。

此外,蜜雪集团还向西湖大学捐赠1500万元支持可生物降解塑料研究,公司向中国门店提供的吸管和包装袋100%为可降解材料。

赵红果认为,创新的背后是人才,应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支持职业院校开设茶饮相关专业课程,培养涵盖茶饮制作、门店运营、市场营销等专业技能人才。

同时,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与技能提升,定期举办行业交流活动与技能大赛,打造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茶饮产业人才队伍,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新式茶饮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赵红果看来,新式茶饮是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的结合。

她建议,政府与企业应共同挖掘茶饮文化价值,通过举办茶饮文化节、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等形式,传播中国茶饮文化,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茶饮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产业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

2018年蜜雪集团推出的“雪王”IP为茶饮文化传播打开新思路。招股书披露,仅广告歌就在主要社交平台上取得97亿次播放量。随后蜜雪集团还推出《雪王驾到》《雪王之奇幻沙洲》两部动画片。

企查查显示,2024年蜜雪集团专门注册成立子公司雪王爱动漫文化(北京)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娱乐服务、演出、电影制作等。

南方周末记者 卫琳聪

责编 冯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