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2025全国两会期间,广西云-广西日报推出访谈节目《实干为要 创新为魂》,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做客访谈间,畅谈“强实干、抓创新”的决心,共话广西各地新面貌、新变化。 3月7日,节目迎来全国人大代表,柳州工学院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董月琳,就“优化青少年常见病健康筛查与干预”相关话题进行访谈。
广西云-广西日报主持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董代表,您长期投身于教育工作,经常跟青少年打交道,我们想请您结合工作经验,分享一下您对青少年健康干预的见解。
董月琳: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强调要关注青少年健康,目前,青少年常见病问题已成为当下社会瞩目的焦点。视力不良、脊柱弯曲异常等常见病发病率上升,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尽管各地在防控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定问题,比如筛查未覆盖所有学校、筛查信息系统不完善、未形成全社会联防联控格局等。
为此,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优化青少年常见病健康筛查与干预:
一是加大政策引导,加强联防联控。卫生健康、教育等部门协作,将视力、脊柱等健康筛查纳入常规体检,强化家、校、医、体合作。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提升信息化水平。政府通过购买服务、设专项经费、加大信息化筛查系统研发投入,提高筛查工作质量与准确性。
三是探索推广经验,打造筛查示范点。探索健康管理闭环,打造科普平台,强化学校、社区和专家三方合作,提升儿童青少年健康管理水平,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广西云-广西日报主持人:刚才您提到“打造一批筛查示范点”,那么在广西推广筛查示范点经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董月琳:在广西推广筛查示范点经验时,可能会面临多重挑战。一是地域差异导致部分经济落后地区在资金投入和设备引进上存在困难;二是人员专业素质的差异可能影响示范点经验的准确理解和执行;三是学生、家长对健康筛查与干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可能阻碍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应对这些问题,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设立专项资金,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帮助这些地区引进先进设备;同时,组织全区范围的专业培训,提升医疗、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并建立线上交流平台促进经验交流。此外,应利用当地媒体资源,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家长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配合度。
通过这些措施,确保示范点经验能够在广西顺利推广,为更多儿童青少年带来福祉。
优化青少年常见病健康筛查与干预——访柳州工学院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董月琳代表
报纸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