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3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造就的”

“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
曹雪芹如是说。
《红楼梦》意味着某种古典时代的衰落,也意味着新的觉醒时代的开始,更是文学史上少有的男性写的女性主义小说。
有趣的是,在曹雪芹的时代,汉字中还没有“她”字。 直到1917年,刘半农在《新青年》编辑部讨论“she”的翻译问题时,提出了用一个新字“她”来指代女性第三人称。 这和波伏娃的《第二性》里说的形成了巧合——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造就的。 你看,在语言上也是。
再联想到一个生物学事实。人类胚胎发育的最初几周,无论什么性别,都是按照女性“模版”发育的。6到8周,决定男性的SRY基因才从性腺开始表达。也就是说,在哺乳动物XY性别决定机制中,雌性是默认性别。Y染色体里SRY基因的作用,不过是把雌性胚胎逆转成雄性胚胎。
原来本是同根生。
所以,也许,想必是,当我们讨论男性还是女性时,我们更需要讨论的是人性。就好像,今天你看到的这些照片,其实并非是因为她们是女性,而是因为她们的品格。
——特别感谢——
杭州市女知联摄影专委会
摄影 / 张之冰 朱晟 朱丹阳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