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广大妇女同志身上,看见她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内核,欣赏她们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奋斗姿态,读懂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毅担当。
智启未来的开拓者,科技创新的巾帼领航
女性科技工作者以“硬核”成果诠释“她力量”。
为打造一颗跳动“中国芯”的志向,我国微电子领域专家黄令仪奋斗终身,让“龙芯”系列处理器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结束了我国计算机核心部件长期受制于人的历史。12306科创中心副主任、铁路12306系统核心开发者单杏花,带领团队建设和发展12306系统,使人们的出行购票变得更加便捷。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副院长、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冬梅,20年致力于中非科技合作,在广袤的非洲大陆上种植菌草,帮助当地农民妇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矗立起一座新时代中非合作的“丰碑”。
《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的印发,建立了有利于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的评价机制,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福建在设立的青年科学基金中,创青、优青、杰青项目对女性申请人均放宽3周岁,为女性青年科技人员获得项目资助提供更多机会。
建功一线的奋斗者,乡村振兴的中流
在中国乡村大地上,广大女性正以“新农人”的身份书写乡村振兴的答卷。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名绣娘”杨阿妮带动数百名苗家“绣娘”绣出“致富路”,她们的刺绣产品因制作精美、质量上乘而远销各地,出口多个国家。湖南宁乡“80后”妹子刘雨菲,用镜头为家乡代言,她制作的《宁·乡之山》《宁·静之水》《沩山·一座茶山上的避暑小镇》等乡村旅游短视频网络传播量超亿次,带动当地乡村旅游热潮。福建康厝畲族乡金斗洋村党支部书记钟团玉将独特的民族文化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扩大畲族独特文化的影响力,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乡村振兴之路。
随着科技进步,她们的“农忙”不仅在农田,也在直播间;不仅在深山,更上了云端。在湖南宁远,“90后”科技特派员赵玉华举办培训班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把所学所长奉献给“三农”事业,带动农产品“驾云出山”。龙岩上杭中都镇军联村走出去的第一个女大学生梁永英,回乡创办家庭农场,带领乡亲们发展生态农业,将传统种植与现代科技结合,培育出高品质农产品,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书写以“家门口创业”模式激活乡村经济的生动实践。
善治有为的“她力量”,社会治理的最佳温度
基层治理中,妇女以“柔”化“刚”,织就社会和谐之网。
厦门思明区人民法院法官李缘缘以“守护每一份创新热情”为宗旨,柔性开展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不断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浙江西湖边的“兔子警官”李语蔚,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流量,笑容不变、敬业态度不减,展示了青年一代执法人员严格认真、亲切可爱、友善温暖的新形象。“打拐斗士”杨妞花,被拐卖26年后,她拿起法律武器,将拐卖者告上法庭,同时帮助其他家庭寻亲,她的勇气和坚持为更多人带去希望曙光。
而在社会公益领域,女性也以其强大的共情力发挥着重要作用。由全国妇联指导的“爱暖万家”公益行动,在22个省区市组建关爱队伍,通过为困难家庭提供心理帮助、生活扶助、安全保护等结对关爱服务,促进建设和谐的家庭关系,共同营造安全温暖的社会环境。
守护生命的避风港,健康中国的安全屏障
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女性医务工作者正以磅礴之力筑起坚实的生命防线。
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得主王红霞,自主研发靶向治疗抗体和高效递送系统,为癌症患者带来新希望;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院长颜建英从医34载,专注于产科急危重症临床救治及基础研究,率领团队构建“孕产妇危重疾病三级防控体系”,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20年来,3200余辆“母亲健康快车”驶过全国30个省区市,通过流动医疗车提供急救、义诊和健康宣教,在偏远地区构建起“移动的生命线”,受益人次达8200多万。今年1月,西藏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后,当地妇女干部迅速行动起来,主动扛起自救互救、安置群众、接发物资、呵护老幼、重建家园的重担。在西藏自治区妇联的倡议下,众多“爱心妈妈”纷纷响应,主动参与陪伴受灾儿童,给予他们温暖与慰藉,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文明新风的塑造者,和谐家庭的核心力量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妇女是与全体家庭成员联系最为密切的人,是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主导者,是推动家庭建设的重要力量。
福建漳州的普通农村妇女陈丽华,十多年精心照顾患病婆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千古孝道与传统美德的深刻内涵,被评为孝老爱亲“中国好人”;武汉百步亭社区居民余洪芝牵头成立“贴心关爱服务队”,全家志愿服务累计超过3万小时,她的家庭因突出表现获评“全国文明家庭”;2024年“感动福建”十大人物、“95后”壁画师林小燕在家人出车祸丧失劳动能力后,毅然扛起家庭经济重担,创立壁画工作室,如今年营业额超千万。从社会到家庭,从职场到生活,广大妇女同志正以其独特的智慧和力量,担当着一家老小的急难愁盼,弥合着代际间的认知沟壑,修补着家庭成员的温馨感情,串联起邻里互助的温情网络,推动着社会在和谐中前行。
女性的伟大,无需借“女神”之名镀金,也不必用“女王”过度加冕。她们是实验室里凝神攻关的科学家,是田埂上播种希望的农技员,是社区中调解矛盾的网格员,是手术台前与死神赛跑的医者,更是用爱与智慧编织家庭温暖的母亲。(福建省委网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