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走上通道,直面社会热点,回应民生关切。其中,2024年9月履新农业农村部部长的韩俊,系首次走上“部长通道”。他也是继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之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走上“部长通道”的第二位“新面孔”。在答记者问一开始,韩俊首先通报一个“好成绩”: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的新台阶,比上年增产221.8亿斤。克服了比较严重的高温干旱、极端洪涝、超强台风等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获得了这一成绩,来之不易。“1.4万亿斤摊到全国14亿人口,人均500公斤的占有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韩俊同时提及,现在国内粮食的供求总体是平衡的,但是充其量也是一个“紧平衡”。他说:“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必须靠自己来养活自己,别人是靠不住的,粮食安全这根弦要始终绷紧。”
韩俊表示,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建设农业强国,科技是利器。他介绍:“我们国家现在农业科技创新整体上已经进入了世界第一方阵,我们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去年达到了63%左右。”韩俊称,农业是一个最古老的传统产业,各种现代科技都可以在农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高端装备、高端农机、生物育种、无人机、AI,在农业上用得越来越广泛,大大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催生了农业新质生产力。“我国农业无人机保有量超20万架,无人机的作业面积超4亿亩。无人机可以打药、施肥、播种、运输、监测灾情等。精量播种机可以精准控制播种的数量、株距、行距、深度。过去一亩地用几斤种子,现在可以用粒来算。”韩俊表示,将会聚焦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效益,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特别是要推进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力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为稳产保供,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如何在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前提下,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韩俊说,过去4年,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平均水平。在过渡期,832个贫困脱贫县都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的支柱产业。他介绍,现在农民增收的渠道在拓宽,脱贫地区的发展后劲在增强。同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方面的成果也得到了切实巩固。今年是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韩俊表示,将进一步提高监测帮扶效能,分类推动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加大对务工就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支持,继续做好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消费帮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