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产品持续清盘!新产品发行失败!兴华基金生存举步维艰

AI划重点 · 全文约1941字,阅读需6分钟

1.兴华基金新产品“兴华兴盛纯债基金”发行失败,可能连2亿元都没募集到,满足不了产品成立条件。

2.该公司成立以来至少已有三只产品因业绩不佳、规模不足而遭遇清盘,目前存续产品19只,99%的规模是债基,合计总规模不到百亿。

3.今年以来,兴华基金19只产品超过一半排名在同类后50%区间,规模最大的一只旗舰产品排名更是处于后20%区间。

4.由于业绩不佳和规模不足,兴华基金在渠道争夺战中处于劣势,缺乏银行、券商股东背景。

5.公司核心人物张磊曾是天弘基金副总,但创业仍举步维艰,年收入可能不到3000万元。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一家公募基金公司新产品发行失败的消息在基金圈持续发酵,公司为来自山东青岛的个人系基金兴华基金,产品是一只纯债基金“兴华兴盛纯债基金”。
飞瞰财金注意到,该只基金喊出30亿元的募资上限,按最长期限3个月来募集,且中途持续增加代销机构,但最终可能连2亿元都没募集到,最终不满足产品成立条件。
新产品发行失败,仅仅是兴华基金发展困境的一个缩影。这家2020年诞生的个人系基金,核心人物是以余额宝著称的天弘基金的原副总张磊,虽是业内大佬,但创业仍举步维艰。成立以来,兴华基金至少已有三只产品因业绩不佳、规模不足而遭遇清盘。
目前兴华基金存续产品19只(AC份额分开计,下同),99%的规模是债基,合计总规模不到百亿。今年以来,这19只产品超过一半排名在同类后50%区间,规模最大的一只旗舰产品排名更是处于后20%区间。
拟最高募30亿实际或不到2亿
年内首只发行失败基金来了
根据兴华基金的公告,截至2025年2月28日,“兴华兴盛纯债基金”基金募集期限届满,因未能满足基金备案条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图片
兴华兴盛于2024年5月31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准予注册的批复,经过半年准备,直到2024年11月29日才开始募集。或许是觉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该基金抛出30亿元的募集上限,初始代销机构达到11家,既包括蚂蚁金服、天天基金这样的顶流互联网代销平台,也有中信系为代表的一众实力传统金融机构。
图片
但事情的进展并没有想象中顺利,该基金又先后增加东方财富证券、盈米基金、东北证券、众惠基金作为代销机构,但最后结果仍远远不尽如人意。
公告显示,该基金的备案条件是:
“募集份额总额不少于2亿份,募集金额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且基金认购人数不少于200人”。
也就是说,尽管兴华基金为该基金设置了3个月的顶格募集期,最终很可能连2亿元都没有募集到,与预期的30亿元上限相比,更是“天上人间”。
这样,兴华兴盛成为今年首只发行失败的公募基金,也是2023年至今唯一一只遭弃的纯债基金。
业绩不佳、规模不足
多只产品遭遇清盘
飞瞰财金注意到,兴华基金此前多只偏股产品因业绩不佳而遭持续赎回,最终无奈清盘。
最先遭遇清盘的是“兴华永兴混合发起式”基金,该基金成立于2020年12月16日,根据合同,若生效满3年(即2023年12月16日)时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则自动终止并清算。而截至2023年12月16日,其规模仅为2429.54万元,累计单位净值仅有约0.83元,运作三年还亏了17%,无奈清盘。
图片
接着遭遇清盘的是兴华创新医疗6个月持有混合发起式基金,直接原因同样是合同生效满3年时(2024年11月30日),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触发自动终止条款。截至清盘时,其规模仅剩0.12亿元,成立以来的收益率更是低至-45.05%,大幅跑输基准,同类3338只基金排名3189位。
图片
最近一只遭遇清盘的则是“兴华消费精选”,该基金最后运作日为2025年1月25日,剩余财产约1224.87万元,清算程序于2025年2月26日完成。该基金运作三年同样亏损不小,清盘前单位净值不到0.87元。
存续产品今年过半业绩靠后
旗舰产品排名后20%区间
在三只偏股产品遭遇清盘后,目前兴华基金在运作的偏股产品仅剩下一只刚成立的“兴华智选成长三个月持有混合发起式”,为一只FOF基金。
该基金原定募集截至日为2025年3月21日,但不知何故在2024年12月26日提前成立,成立规模约1028万元(AC份额合并计算),其中的1000万元还是发起式的“帮忙资金”。截至3月5日,该只基金也已经亏损,单位净值低于1元,今年以来的回报排名为280/382(A份额)。
除了上述FOF产品外,兴华基金剩余17只产品均为债基,从今年以来业绩来看,整体表现也非常一般。
17只产品有8只同类排名处在后50%区间,其中规模最大的兴华安裕利率债A(截至2024年第规模约35亿元)处在后20%区间,排名为3577/4273。另外有5只处在中游水平,仅有4只排名相对靠前。
图片
这些债基有一大短板就是机构持有比例过高。截至2024年四季度,公司管理规模97.01亿元中,债券基金占比高达99%。这些存量债基中,大部分机构持有比例超90%,暴露出公司零售渠道建设滞后、产品辨识度不足的硬伤。
核心人物是天弘基金前副总
年入三两千万够不够开支?
公开资料显示,兴华基金成立于2020年,是国内第18家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兴华基金股权高度集中于董事长张磊,后者持股比例为60.61%。张磊的履历堪称华丽——曾任天弘基金副总、华夏基金机构部总经理。
图片
作为山东省首家公募基金公司,兴华基金填补了区域金融空白,但其注册地青岛的金融资源,远不及京沪深。在渠道争夺战中,缺乏银行、券商股东背景的兴华基金,难以与“银行系”和“券商系”巨头抗衡。
张磊曾试图复制天弘基金的成功路径,但公司成立将近5年仍未有产品进入银行私行白名单。在渠道费用、投研投入、品牌宣传等维度,这样的小公司被迫在夹缝中求生存。
飞瞰小编注意到,兴华基金产品的管理费大多在0.3%的水平,按97亿元的规模测算,公司一年的营业收入或不到3000万元。这么点收入要养活投资管理部门、销售部门、中后台部门,别说盈利,光是“活下去”恐怕都步履维艰。
飞瞰财金
穿透商业迷雾,解读公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