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代表委员说|赵梅:减少信任赤字,中美需要这么做

图片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多点频发,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叠加,逆全球化浪潮抬头,人文交流面临新挑战。就中美关系而言,如何才能增信释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赵梅3月8日在《中国日报》刊发文章表示,在中美竞争加剧的态势下,人文交流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人文交流能够发挥纽带作用,减少战略误判,防止中美关系滑向冲突的深渊。

文章指出,人文交流是中美关系的重要支柱之一,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美关系“增信释疑的润滑剂”。建交40年来,中美关系虽然历经风雨,但总体保持稳定。自2010年中美建立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以来,双方已形成宽领域、多层次、广覆盖的人文交流格局,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妇女和青年等领域的合作广泛而深入,惠及中美两国人民。

文章表示,历史表明,正是人民的双向奔赴,让中美关系一次次从低谷重回正道。1971年的“乒乓外交”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之后,第一个美国国会议员代表团、第一个美国州长代表团先后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后,两国政府就推进人文交流达成了一系列协议,为中美人文交流的持续推进打下了机制性基础。

2010年,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建立,标志着中美人文交流进入机制化发展的特殊时期。中方明确将人文交流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并列为中美关系三大支柱,与美方先后进行了七轮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形成宽领域、多层次、广覆盖的人文交流格局,取得了丰硕成果。

文章强调,在中美关系处于关键十字路口的当下,持续不断的民间交往和人文交流合作将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进一步挖掘、收集和整理中外友好交流的珍贵历史遗迹、古籍和资料,对于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正能量,至关重要。

中美两国隔洋相对,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Empress of China)首航广州,开启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序幕。80多年前,飞虎队搏击长空,与中国人民并肩抗击日本法西斯。50多年前,中美两国运动员以“小球推动大球”,拉开了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历史序幕。

在中美交往的两百多年中,还有许多友好交往的珍贵史料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如中国劳工丁龙(Dean Lung),1901年捐出了自己的积蓄1.2万美元设立“丁龙讲座”席位( Dean Lung Professor),资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学研究,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从此开始起步。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如今已成为美国最早也是最著名的汉学系之一。又如戈鲲化,他是第一位在哈佛大学讲授中文的中国人。戈鲲化(Ge Kunhua)带去的中文图书成为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第一批图书。他编写出《华质英文》(Chinese Verse and Prose)是哈佛大学最早的一本中英文对照的介绍中国诗词的教材。在中美交往的两百多年中,还有许多像丁龙、戈鲲化那样的人士,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增进中美两国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影响日益深入,为更好应对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促民心相通,共创中国与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1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3328只股票诊断结果已更新,输入代码,查看你的股票
广告老卢说财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