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站上“代表通道”,2026年量产交付“陆地航母”

3月8日早上,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行,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接受采访。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小鹏亮相代表通道。

图片

在回答相关问题时,何小鹏表示,科技创新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一个全球的AI时代正在到来。汽车跟AI结合有两个变化值得关注,第一个,AI会推动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加速到来。第二个,汽车产业正在和机器人进行融合。

在自动驾驶领域,据他介绍,2024年小鹏率先量产并交付了端到端的自动驾驶,并且打通了AI驾驶从停车位到停车位的全部流程。2025年,小鹏正在探索加速落地L3级别的自动驾驶,并且在2026年将探索在停车场的L4级别的无人驾驶,包括无人泊车和无人取车,这会加速中国无人驾驶行业大步向前。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何小鹏先后提出多次关于自动驾驶相关标准建议,期待能够推动中国站在世界自动驾驶标准规范的前列。

除了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何小鹏对备受市场热议的人形机器人也特别关注。

“我非常开心看到这一次政府工作报告里,首次提到了具身智能。”此前,何小鹏公开表示,机器人可分为五个智能等级:L1级(完全由人控制)、L2级(基础辅助智能)、L3级(具身智能和训练监督)、L4级(自成长智能)和L5级(完全自主智能)。

何小鹏告诉记者,我们今天看到的人形机器人实际上是在L2的初期,要想把人形机器人真正好的商业化,一定要能够实现L3能力,也就是把手、脚、嘴、眼、大脑全面协同。基于小鹏在L3级别自动驾驶和世界模型的基础上,他期待在2026年能够量产面向工业的L3级别人形机器人。

“在宏观政策以及汽车生态的加持下,低空经济也开始加速起飞。”他还透露,在2026年,小鹏计划将分体式飞行汽车,也就是“陆地航母”首次量产,做到量产跟交付,“我们将汽车的操控跟AI的智能结合起来,重新开发基于飞行器的操控体系,能够更安全便捷地操控。”

何小鹏表示,小鹏的愿景就是探索未来出行,包括在城市内实现无人驾驶,在城市间看到低空飞行汽车,以及工厂和小区能有人形机器人,期待中国的高科技产品早一天走向全球,带给更多全球消费者。

“在这里,我还想特别感谢广东,是广东这片科技创新的沃土孵化了小鹏,并且在小鹏困难的时候坚定支持小鹏。”何小鹏说。

部分来源 / 中国网直播实录 ‍‍‍
编辑 / 徐子鋆
审校 / 靳阳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