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洪玉杰
初春暖阳,远山悠然,乡村与城市交相辉映,三五成群的游客在品咖啡、望远山、玩游戏……这样恬淡的日子,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镇团结村已是寻常;
壮大乡村富民产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西宁市湟中区持续深挖“国家冷凉蔬菜黄金种植区”优势,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新建农村户厕2.11万座,新改建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5733公里,城镇新增就业6.45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4.4%、7.1%,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危旧房改造惠及3万多家庭……过去的2024年,青海聚力统筹推动城乡区域协同发展,传递出提升城乡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强烈信号。
初春,行走在高原大地,一幅幅自然美、环境美、产业美、人文美的新形象跃然眼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相互融合、同频共振,促进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把城乡融合“大文章”写出深意,把区域协调“一盘棋”下出活力,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青海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
要素支撑,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春风拂过,春耕携来泥土的芬芳,唤醒沉睡的诗意。“每逢周末,我们全家人都会到村里的老宅来,现在的生活一点不比城里差。”3月7日,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峡镇康乐村的宋生芳开心地说。从移居到安居、从安居到乐业,宋生芳的幸福日子还在精彩书写。
曾几何时,乡村虽拥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农产品及独特的自然风光等资源,但发展相对滞后,也使得“乡村”的观望者们对“城市”充满期待;
如今,统筹实施城乡布局规划、共建共享、协调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生态环境改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以产兴城、以业聚人,更好满足农民就近就业安家需求,形成产城互动良性发展格局。
从城乡发展实际出发、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提升生活品质等方面作为突破口,是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注脚,也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水平,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绿色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凝聚攻坚强大合力的有力佐证。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人与城的“双向奔赴”,是城与乡的格局重塑。
作为泛共和盆地的中心,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将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以建设高原美丽城镇为抓手,加快补齐城镇建设短板。
共和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文林介绍,共和县已分批实施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以及道路、排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做大做强城镇发展轴,有效辐射带动周边乡镇融合发展。通过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发展互动、公共资源共享、城乡环境共治等措施,一体推进覆盖镇村全域的公共交通体系、水气电热城乡一体化管网、以城带乡的污水垃圾处理系统、联结城乡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及电商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形成城在乡中、乡在城中、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以人为本,共享高品质生活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
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拉布乡青海古藏村文旅小镇,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区域联动、优势互补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已见雏形。
拉布乡党委组织委员扎西介绍,投资超过2亿元的文旅小镇,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高原美丽城镇、和美乡村建设统筹起来一体化推进,持续强化协调联动,以问题导向编制生活污水处理、垃圾综合治理等专项规划,确保人居环境干净整洁,为城乡融合夯实基础。
新型城镇化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让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青海正在推动城乡之间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生产要素流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趋于平衡,从而形成产城互动良性发展格局。
农牧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渠道更加通畅,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西宁—海东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全面起势,城市品质和安全韧性全面提高,新型城乡关系更加协调,一条符合青海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正在延伸。
既谋一域之腾飞,又谋全局之提升,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内在要求。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市场空间、推动产业协同升级、均衡公共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茶卡盐湖茶卡天空壹号景区负责人张占平所言,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既能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与互补,又能将城市的现代化设施与乡村的原生态景观相结合,打造多样化的旅游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应当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畅通循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规划、建设、管理一座城镇,就是描绘、创造、丰富一种生活。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是乡村振兴的支点、城乡融合发展的节点。
全国人大代表王国栋所在的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兰西城市群的节点城市,抓住国家打造兰西城市群的发展机遇,对于互助县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协同推进兰西城市群建设系列合作协议落地见效,加快红古—民和创新发展先行区建设,唱好兰西“双城记”。把兰西城市群培育发展成为支撑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格局、维护西北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城市群。
“紧紧抓住城镇化潜力地区发展政策机遇,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互助县深入实施城镇化发展空间优化提升、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县域城镇化水平提升、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提速、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以城带乡促进融合发展行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王国栋说。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青海以县域为整体,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更好满足农牧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3月6日上午,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青海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王国栋就青海冷凉蔬菜已进入香港市场,并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回答记者提问。青海冷凉蔬菜正在以燎原之势迅速壮大起来,冷凉蔬菜已经成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青海农业生产的一张靓丽名片,高标准高质量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互助县聚焦打造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集散地,有序建设兰西城市群特色农副产品生产供给基地、休闲旅游度假示范区、重要产业承载地的目标,持续促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城乡融合、区域协调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的必然要求。坚持全域统筹、分类施策,做活城乡融合“大文章”,青海努力下好区域协调“一盘棋”,一幅各美其美、和美共荣展现城乡融合展颜值,美好生活有品质新画卷在高原大地徐徐铺展……
编辑:殷海燕;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