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致敬女性:多萝西娅·兰格的逆袭人生

图片

图片

在当代女性的奋斗历程中,“打破桎梏”与“自我定义”成为核心价值。多萝西娅·兰格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纪实摄影师之一,其人生轨迹不仅颠覆了传统意识对女性的期待,更与当下女性追求平等、多元与自主的呼声遥相呼应。

从小儿麻痹症患者到伟大的纪实摄影家,兰格经历了重重磨难:她逃过学、离过婚,为了照顾家庭和丈夫,白天工作晚上操持家务;她拍出了美国农业安全局摄影项目(世界摄影史上规模最大的由政府主导的纪实摄影项目)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却被组织这个摄影项目的机构解雇;上司虽然被兰格的卓越努力和作品震惊,却因为她是女性,只能开出低于同等实力男摄影师的薪水……然而,这一切困难和不公都没让兰格屈服。她用智慧和意志,给现实以绝地反击,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精神灯塔。她的人生为现代女性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多萝西娅·兰格的一生,一直在与命运的捉弄抗争。七岁那年,她不幸患上脊髓灰质炎,留下了终身残疾。然而,身体上的缺陷却激发了她的坚强意志,让她在面对世界时,多了一份坚韧与同理心。正如她自己所说:“你可以拍摄一棵树,它当然不是人,但是在做这件事情的你是人,你的理解以及你拍摄那棵树的理由,绝对是有人的动机的。”

她将这种对生命的深刻洞察和理解,融入她的拍摄对象中,让每一幅照片都不仅仅展现表面的真实,而是深入到事物的深层本质。她把自己看作时代的记录者,在寻求事实本质的过程中探究社会真相。她的作品不一定都是美的,但往往富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图片《被驱逐的雇农的孩子》,兰格摄于1936年

兰格的小儿麻痹症让她终生跛脚。但她通过精心打扮,遮挡住她的跛足,总是给人活力四射的印象。她从不向谁诉苦,而是拥有着迷人的自信。这吸引了大量艺术圈的名人来她的照相馆做客。她曾说:“残疾让我学会观察,而非被观察。”这种视角不仅让她早期经营的照相馆高朋满座、名流云集,更使她在从艺术摄影转向纪实摄影后,将镜头聚焦于边缘群体——大萧条中的贫民、二战时的日裔拘禁者、贫困的母亲等。

兰格在工作上一直干劲十足,她在40岁时接受了美国农业安全局极其费力的一个差事,这需要她连续几个月在外奔波。她一边忍受着移民区简陋的条件,一边坚持着高强度的拍摄工作,却从没有放弃过。著名摄影师韦恩·米勒写信给马格南图片社说:“虽然她身材瘦小,有时还疲惫不堪,但她是一位由弹簧钢制成的巨人。”

从艺术摄影转向纪实摄影是兰格摄影生涯中一个出人意料的抉择。兰格早期以拍摄社会名流谋生,但1929年经济大萧条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兰格放弃了照相馆带来的稳定收入,转而投身于纪实摄影,记录大萧条时期的贫困人群、移民的困境以及种族不平等等现象。她与经济学家保罗·泰勒的合作,更是将她的摄影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她不仅用镜头记录,还通过文字说明赋予照片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她直言:“相机不是装饰品,而是武器。”

兰格的纪实主义人像摄影颂扬普通人,并切实发挥了有力的政治功效。她所拍摄的农场工人的照片,就像她为照相馆里的富人所拍的肖像照一样,显示出他们自身的个性和复杂性。这样的风格使她的拍摄对象突破了等级观念,是“有尊严的”。他们辛勤劳动,值得被尊重,无论怎样一文不名和饱经风霜,仍然是迷人和有力量的。

兰格最著名的照片之一《移民母亲》(本书封面图)是她作品中流传最广的一幅。1936年的一个雨天,兰格在前往伯克利的路上,经过一个豌豆采摘者营地。她本可以继续前行,但她内心的某种力量驱使她调转车头,回到营地。在那里,她遇到了弗罗伦丝·汤普森和她的孩子们。兰格回忆说:“我被她的面容深深吸引,她的美丽和焦虑让我无法忽视。”她拍摄了这张照片,而这张照片后来成为了大萧条时期最著名的象征之一,展现了母亲在困境中的坚韧与爱。

兰格希望通过这些照片来表达或者揭示她对女性的爱、对女性承担家庭角色的爱。她的女性拍摄对象与刻板印象中的女性几乎没有相似之处。恰恰相反,她们明智、能干,而且跟她的男性拍摄对象一样,往往很强大。

图片99号公路旁,一个移民在刮胡子,兰格摄于1939年

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困扰着现代女性,兰格也不例外。工作和追求自我的空间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照顾孩子和家庭也是她想要的“女人的生活”。因为这样的角色,让她变得可爱。

寄养孩子在当时的美国司空见惯,所以兰格不在乎旁人的非议,不过其内心仍有点纠结。她觉得应该要多陪伴自己的孩子。于是在工作之余,她包揽了全部家务和照管孩子的活儿。因为理性,她更加痛苦。她因为第一任丈夫常常外出,自己又忙于工作、不能陪在孩子身边,而感到很挫败。“就是现在,一说起这件事情,我就心痛。”30年后她还这样说。然而,她也不是无所作为。为了弥补她不完美的为母之道,她尽力养育了两个亲生孩子,还抚养了四个继子女。

当她自己有了一个大家庭之后,她每年都要亲手为家人们准备圣诞大餐。后来,她成为了12个孩子的祖辈。兰格晚年最大的快乐来自她的孙辈们,她可以跟他们一起在花园或海边待上几个小时,看野草、树枝和贝壳,教他们如何观察。兰格是幸运的,她虽然因为忽略了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遗憾,但在孙辈那里得到了补偿。

这并不意味着,历史重新来一遍,她就能做出更好的选择。对于今天的女性来说,有舍有得也许就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重要的是你如何选择,你愿意为自己的选择付出多少、承受多少。

对于今天“母职惩罚”与“共享育儿”的讨论,兰格的经历很有借鉴意义。兰格通过协作与取舍,在家庭与事业间开辟了第三条道路。她的选择呼应了现代女性对“母职”的重新定义——母亲可以是养育者,也可以是创造历史的行动者。

兰格不是一个能超脱凡人伤痛和失败的完美天才,而是一位经常犯错但勤劳刻苦的女性。她一生都在选择自己的路,追求超越她能力的梦想。她承认自己:“经常不满足于现状,好寻根究底,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但她肯定自己的选择:“那种生活和工作方式让你始终充满着活力,你不会感到枯燥。你正处在风口浪尖,一直如此,没有保护,没有防备,你会受到伤害,但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图片《多萝西娅·兰格传》,[美] 琳达·戈登 著,董惠铭 译,浙江摄影出版社2024年出版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