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其实:逐步扩大基金投顾可投资产品类别,加快推动试点转常规|两会声音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东方财富董事长其实。资料图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兆寰 两会报道

近几年,基金投顾在监管部门和投顾机构的共同推进下实现稳步发展。但相较于海外成熟市场,我国基金投顾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不仅渗透率仍较低,投顾机构的服务供给能力也有待提升。

《华夏时报》记者获悉,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东方财富(300059.SZ)董事长其实建议,可逐步扩大基金投顾的可投资产品类别,例如通过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机制,率先引入场内 ETF,完善丰富基金投顾配置工具箱。

随着市场生态的逐步成熟,可考虑将投顾业务的可投范围从基金拓展至其他品类,探索引入银行理财、信托、保险等工具,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全面和定制化的投顾策略选择。

同时,进一步丰富基金投顾业务参与主体。加快推动基金投顾试点转常规,支持更多证券基金持牌机构获得基金投顾资质,并逐步拓展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参与基金投顾市场。

基金投顾行业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和投资意识的日益增强,近年来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基金行业作为财富管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居民的投资理财需求,也承担着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重任。

为了更好满足居民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需求,助力提升投资者的体验感与获得感,并进一步引导投资者通过专业机构进行长期价值投资,证监会于2019年10月启动了基金投顾业务试点,为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的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2025年2月,证监会在《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完善投资顾问制度规则,推动公募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标志着基金投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但相较于海外成熟市场,我国基金投顾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实分析指出,一方面,基金投顾已落地五年,但渗透率仍较低。据测算,目前我国基金投顾服务的资产规模大约为1500亿元,占比不足公募基金总规模的0.5%。

另一方面,投顾机构的服务供给能力有待提升。其实认为,目前,市场上的基金投顾策略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个性化的投资需求。部分机构对于投资理念引导和投后持续陪伴的重视程度不足,“重投轻顾”现象较为突出,未能充分体现基金投顾“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内核。

拓宽基金投顾可投资类别

为进一步推动基金投顾行业长远发展,更好发挥其在提升投资者体验、优化市场生态方面的积极作用,其实建议,逐步拓宽基金投顾的可投资产品类别。

他指出,现阶段,基金投顾业务的可投资范围主要为场外公募基金,策略维度相对单一,风险分散能力较弱。

2023年6月,证监会在《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后续会将私募基金纳入基金投顾业务范畴,但对比海外成熟市场中覆盖全球股票、债券、货币等全品类资产的投顾服务,我国基金投顾业务的可投资范围仍然较为有限。因此,可逐步扩大基金投顾的可投资产品类别。

同时,其实建议进一步丰富基金投顾业务参与主体。海外成熟市场有丰富多元的投顾业务参与主体,投资银行、资管机构、保险机构等各类主体基于自身特点和优势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投顾服务,促进了投顾生态的繁荣。

截至目前,国内基金投顾试点机构仅有60家,数量明显少于基金管理和基金销售机构,市场中代表投资者利益的买方中介力量仍然较为单薄,且试点机构类型主要为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与少量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业务模式的多样性存在欠缺。

因此,其实建议,加快推动基金投顾试点转常规,支持更多证券基金持牌机构获得基金投顾资质,并逐步拓展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参与基金投顾市场,以便更好承接人民群众的财富管理需求,推动百花齐放的行业生态加速形成。

个人养老金制度引入基金投顾

当前我国基金投顾尚未形成规模化效应,而从海外的发展情况来看,个人养老金是推动投顾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数据显示,美国市场中有78%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持有者选择向专业金融顾问寻求投资建议,为美国投顾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其实认为,当前,个人养老金制度已在全国全面实施,在个人养老金制度中引入基金投顾,不仅能为基金投顾带来长期增量资金,也能依托投顾服务解决个人养老金用户“选品难、投资难”的问题。

他建议,借鉴成熟市场经验并结合国内实际,探索基金投顾在个人养老金业务中的实施路径,明确投顾机构开展个人养老金投顾业务的行为规范,推动形成基金投顾与个人养老金共振发展的正向循环。

此外,其实建议建立基金投顾培训考核体系。基金投顾作为一个高度专业化且需求多元化的金融领域,对从业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但目前,我国基金投顾行业仍缺乏明确统一的从业人员培训考核体系,可能导致从业人员在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利于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和对行业的信任度。

为引导行业回归“服务”本源,明确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其实建议,参考多方有益经验,加快出台基金投顾行业的职业技能标准,建立配套的技能培训考核体系,鼓励行业主体加强基金投顾专业队伍建设,筑牢行业发展根基。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