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中国/ 香港地区主动型纯多头基金经理的持仓情况

3月5日,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指出,在经历了三个月的资金流出后,2 月份中国股票迎来了外国基金的资金流入。此次资金流入主要由被动型基金推动,但规模相较于去年 10 月的股市上涨时期更为温和。外国主动型基金继续有资金流出,不过速度有所放缓。中国 A 股则出现了明显的资金流出。

覆盖范围:在本次分析中,大摩的可变资本投资公司(SICAV )基金样本库由 “国际基金:晨星中国股票” 中规模最大的 40 只主动型基金,以及 “国际基金:晨星新兴市场股票 ” 中规模最大的 40 只主动型基金组成,管理资产总规模(AUM )达 1140 亿美元。
在本次分析中,大摩的美国基金样本库由 “美国基金:晨星中国股票” 中规模最大的 20 只主动型基金,以及 “美国基金:晨星新兴市场股票 ” 中规模最大的 40 只主动型基金组成,管理资产总规模达 2580 亿美元。
依据:只跟踪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基金,因为它们的数据质量更好。不同基金中单个证券持仓的变化是根据市值进行汇总的。请注意,并非每只单个基金都会披露月末持仓情况,因此大摩的估算旨在尽力反映市场情况,而非实际报告数据。

海外注册基金资金流向

自 2024 年 11 月起连续三个月资金流出后,2025 年 2 月海外注册基金对中国股票的资金流入达 38 亿美元。此次资金流入由被动型基金流入 50 亿美元所推动,而主动型基金则继续流出 12 亿美元(相较于 1 月份的 17 亿美元流出,速度有所减缓 )(见图表 2 )。
图片
与去年(从 9 月 25 日到 10 月 8 日 )的股市上涨相比,本轮(从 1 月 13 日到 2 月 28 日 )的被动型基金流入规模更为温和,为 50 亿美元(去年为 150 亿美元 )。且本轮资金流入由欧盟被动型基金推动,而去年是由美国被动型基金推动。我们认为本轮上涨更多集中在人工智能 / 科技相关板块,由于寒武纪的出现,其规模相对较小。
截至 2 月 28 日,自 2022 年 10 月以来的累计外国被动型资金流入已回到 2024 年 10 月初的水平,而累计外国主动型资金流入则触及了自 2022 年末以来的历史低谷水平(见图表 4、图表 5 )。
图片
美国和欧盟注册的被动型基金每日流入中国/ 香港地区股票的累计资金流量)
图片
(美国和欧盟注册的主动型基金每日流入中国 / 香港地区股票的资金净流入情况)
根据最新可得数据,全球基金、亚太地区基金和新兴市场基金对中国股票的低配比例基本保持稳定,分别为 1.1 个百分点、1.6 个百分点和 3.1 个百分点(见图表 1 )。
图片
(海外被动型基金与主动型基金每月流入中国 / 香港股票的资金流量)
按行业来看:在超配方面,主动型基金经理在本季度初(QTD)对非必需消费品、媒体和娱乐行业的超配增加最多,而对必需消费品和家电及饮料行业的超配有所减少。在低配方面,主动型基金经理在本季度初对科技硬件与设备以及汽车与零部件行业的低配增加最多,但对银行行业的低配有所减少。
按公司来看:本季度初增加持仓最多的公司是美团、中国建设银行、携程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减持最多的是贵州茅台和美的集团

中国国内基金资金流向

以中国 A 股为投资目标的中国国内被动型基金,在经历了自 2024 年 6 月起连续 8 个月的净流入后,于 2025 年 2 月出现了 170 亿美元的显著净流出(见图表 9 ),这与 A 股市场表现不佳的情况相吻合。
图片
(中国国内注册的被动型基金每日流入中国 / 香港股票的累计资金流量)
港股通南向资金在 2025 年 2 月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净流入 196 亿美元,而 2024 年全年净流入为 1030 亿美元。

北向资金流入 A 股情况

北向资金每日净流入数据披露于 2024 年 8 月 19 日终止。作为替代,我们观察了境外被动型基金对沪深 300 指数的资金流向,历史数据显示其与北向资金净流入有较好的相关性(见图表 7 )。
图片
2025 年初,境外被动型基金对沪深 300 指数的资金出现明显流出,但在 2 月中旬趋于稳定(见图表 8 )。
图片
截至 2 月 28 日的数据,中国离岸市场 / 香港股票新增了 26 亿美元的卖空头寸。
通信服务、非必需消费品和必需消费品行业出现了新增的卖空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