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融媒全媒体记者 席秦岭 李小岚
丁平 李婷 林佳睿 张晁璺 陈翼
到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赶飞机,远远地,可望见一座高高的塔台。它,孤零零地直插天际。看上去,88.4米高的塔台有些高冷;实际上,它忙碌又温暖。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每一架飞机的起降指令,都从这里发出。2018年,电影《中国机长》的原型刘传健驾着3U8633航班备降双流机场的落地许可指令,也是从这里发出的。
从人民教师到塔台管制员
董界和张亚昕是塔台管制员,负责机场机动区及机场附近空域的管制指挥,包括飞机的滑行、起飞和降落等。
娇小的身躯、纤细的身材,从外形看,或许你很难将张亚昕与指挥“大家伙”飞机联系起来。事实上,“95后”的她,通过电波,已指挥了8年飞机起降。“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人民教师,现在的管制教员也算是圆了我的教师梦。”张亚昕说,高中时由于机缘巧合,了解到管制员这个特殊的职业,感觉神秘又帅气,便立志考上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为此,她努力考上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飞机维修专业。
她扭过头,用手指了指身边的董界,补充道:“董姐既是我们塔台管制室的带班主任,也是资深教员,桃李遍塔台,我也是她的学员。”有意思的是,董界小时候的梦想也是当老师,大学学的是英语教育。大学毕业后机缘巧合下,通过“大改航”,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进行了专业学习,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成为一名塔台女管制员。
2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塔台管制员?”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她们时,董界掰着手指说,首先,你得要学习航空气象、飞行原理、空中领航、飞行程序设计、航行情报服务等十几门专业课程,需要通过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三校的联考,这些是进入空管必备的敲门砖。
在成为正式塔台管制员前,还得见习培训近三年,需要通过岗前、岗位管制理论学习,雷达管制、机场管制模拟机培训,累计培训满1000个小时,通过民航局ⅢA体检,取得机场管制员执照,通过ICAO英语考试;另外还需要在塔台的计划席、放行席、地面席、塔台席和协调席五个席位见习,熟练掌握每个席位的岗位技能,通过每一阶段的考试后,才能最终“放单”,也就是独立上岗。
“放单”是每个见习管制员最渴望的时刻。张亚昕以为自己“放单”那天会很兴奋,事实上,以前上席位都有师父在一旁监控,现在只有自己一个人,她因害怕出错,指挥时只剩下紧张。“反复重温师父的叮嘱,不停地扫视跑道和滑行道,发出管制指令时,语速比平时更慢,吐字更加清晰。”
3
这是两位不同风格的女管制员。董界的语速较快,张亚昕的语速较慢,说话反复斟酌是否准确。
“我说话较快是因为需要适应大流量的空管指挥,要不然管制指令容易被机组卡频,影响管制预案”。“我们与人交流直截了当,习惯了使用祈使句,容易让人误以为我们很强势。”提及说话习惯,两人相视一笑。
张亚昕说,管制员的工作责任重大,需要保持100%的专注。“在岗一分钟,安全60秒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她说,就算是工作中遇上了老公,心情可能略不同,但对话依然保持标准、专业,不会夹带私货。
在塔台管制室,记者留意到,工作台的正中间,摆放着三个红苹果。董界介绍,在管制室里摆苹果是他们的美好愿望,希望借苹果,祝愿所有航班都起落平安。
不要定义女性,我们还能做更多
记者:你们如何看待管制员这份工作?
董界:我觉得我的工作十分有意义,因为可以将那么多的旅客平安送回家。
张亚昕:我觉得这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它的环境很严肃,它的要求很严谨,需要强烈的责任感。这个职业充满了挑战,也极具成就感,我很享受。
记者:你们如何看待女性管制员?
董界:女性有细心、亲和力、善于沟通等性别优势。我希望大家不要用传统的眼光去定义女性,男性能做的事情,我们也一样能做好。
张亚昕:不管男性还是女性,耳机和雷达是我们指挥飞机的“武器”。虽然我们看起来很娇小,但是利用好工具,同样可以指挥好飞机。
记者:当管制员,在双流国际机场这个交通枢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感知强烈吗?
董界:我工作15年,在不足百平方米的圆形塔台管制室,经历了工作场所从老塔台搬迁到新塔台,工作设备从纸质进程单到电子进程单,空管系统从进口到国产,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从单跑道运行到双跑道运行,成都从单机场到双机场的变迁,每一个变化的背后,都是国家更强盛、四川更开放、成都经济脉动更强劲的注脚。
张亚昕:感觉非常强烈,我们的工作强度与经济发展的势头紧密相关,随着经济发展,客运量猛增,商务与旅游出行热度高涨,货运吞吐量也节节攀升,新航线不断开辟,我们工作的强度也会随之增大。
记者:你们有没有对旅客或者机组人员想说的话?
董界:请旅客和飞行员放心,我们会竭力保障大家平安回家。
空中交通管制员是指具有符合要求的知识、技能、经历和资格,为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人员,主要任务是确保空中交通的安全、有序,主要分为塔台管制员、进近管制员、区域管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