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打造三生融合典范,狮山国际艺术“墟游记”来了!

以人文艺术唤醒狮山“旧墟”。3月7日,南海区狮山镇北江小塘国际艺术墟启动仪式隆重举行,现场发布艺术墟总体规划,五家共建单位顺利签约,“北江小塘国际艺术墟”全球朋友圈正式成立,狮山艺企谈跨界对话精彩上演。

图片

“旧墟”焕新,助力狮山人文经济发展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凭借北江水道、广三铁路的双重运输优势,小塘墟曾是交通、文旅和产业繁荣集聚地,金沙滩更是老一辈的集体回忆。

狮山拥有北江16.5公里沿线,历史人文禀赋优越,为抢抓“环两江先行区”建设发展机遇,狮山以“以江为带、文旅先行、产城共建”为总体思路,启动北江小塘国际艺术墟建设。艺术墟将依托北江狮山段沿线资源,通过活化旧水厂、广三铁路遗址等工业遗存,引入国际艺术资源,拟打造成集艺术创作、文旅体验、产业孵化于一体的国际级艺术综合体。

作为传统的工业大镇、拥有百万人口的千亿大镇,狮山希望,通过人文引领、科技驱动,引领全镇专业型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加快打造成为佛山战新产业中心、佛北城市中心。而小塘国际艺术墟不仅是狮山从“产业重镇”向“人文新城”转型的标志性工程,更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推动全域协调共进的重要抓手。

“狮山小塘历史悠久,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狮山镇党委副书记关艳娟表示,相传500多年前官员海瑞来到此地发现非常繁华,有盛唐气象,遂称其“小唐”。当地龙塘社区和牌坊仍有“唐”字留存。小塘曾是铁路交通要地,如今,在“环两江先行区”建设的新契机下,狮山提出将小塘打造成国际艺术墟,以北江16.5公里沿线为轴,通过规划先行,注入人文气息,发展人文经济。小塘工业基础雄厚,将通过城市更新、文旅项目推动片区发展。

“艺企同行”,打造国际艺术墟精品项目

现场,西樵山书院执行院长殷秩松发布北江小塘国际艺术墟总体规划,国际艺术家、艺术墟艺术总监向阳介绍项目策展理念。按照计划,艺术墟将以核心空间再造、人文艺术再育、产业功能再生为发展策略,通过艺术在地创生盘活老旧物业,发起国际艺术家驻留计划打造艺术空间,通过青年主理人引育非标业态,并将社区营造、柔性治理、“艺企同行”模式等核心理念贯穿全程,最终将小塘国际艺术墟打造成为艺术与创意交织、新与旧共鸣的精品项目。

佛山市狮舞岭南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西樵山书院、可抵达的彼岸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五家单位现场签署共建协议,未来将围绕艺术墟建设开展艺术IP开发、旧厂改造、数字文旅等多个合作。

图片

在狮山艺企谈环节,设计师、艺术家、投资企业、社区代表等嘉宾开展跨界对话,探讨“小塘新生力”无限可能;“狮山镇北江小塘国际艺术墟”全球朋友圈正式成立,并热切邀请世界各地艺术家、跨界创作孵化器、主理人加入,共同为小塘国际艺术墟赋能,合力打造“艺术赋能乡村”的全球典范。小塘国际艺术墟“时光游驿”邮筒同步启用,与会嘉宾将写有艺术愿景的祝福信笺投入筒中,对小塘国际艺术墟建设表达美好祝愿。

图片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肯定了狮山的积极探索。他表示,此次“墟游记”品牌活动在狮山落地,北江小塘国际艺术墟项目以核心空间再造、人文艺术再育、产业功能再生为策略,打造高品质服务业集聚区,将有力助推狮山产业升级、城市升级。

顾耀辉表示,希望狮山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聚焦文化引领,推动小塘国际艺术墟提质扩容,创造高品质、多元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墟游记”品牌内涵;聚焦产业集聚向新,开展更多“科技+制造”“文化+制造”“艺术+制造”的创新实践,将北江小塘国际艺术墟打造成为三生融合典范;聚焦机制创新探索,一体推进“水上南海”建设,创新投融资、土地利用、人才引育等机制,以北江小塘国际艺术墟为范本探索镇村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

文、图 | 记者 李婷婷 通讯员 狮宣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