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成都工业高质量发展中,一群女性从业者以创新与坚守书写着属于女性的时代篇章。
2.其中,四川威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食品部实验室班组长张艳红带领的27人团队,以100%的数据准确率完成了18.6万项检测。
3.同时,川开电气开关柜二次布线班组承担配电设备“神经系统”的精密布线任务,全年完成3000余台设备布线,接线根数超80万根。
4.除此之外,成都航天军装五工段班组在航天军工领域展现出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极致的工匠态度,以及紧密协作的团队文化。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在成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版图上,一群“花木兰”正以创新与坚守书写着属于女性的时代篇章。她们是技术革新的推动者,是精密产线的守护者,更是“成都智造”不可或缺的动能。3月8日,正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让我们走进以女性为主导的班组、车间与实验室,聆听她们用专业与热忱谱写的工业故事。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她们以“干”为先
2024年,成都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26个工业大类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这背后,离不开无数女性班组的深耕细作。她们的身影活跃在食品安全、机器人检测、生物制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关键环节,用行动诠释着“巾帼不让须眉”。
在四川威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食品部实验室,班组长张艳红带领的27人团队中,女性占比67%。这支队伍在过去一年中,以100%的数据准确率完成了18.6万项检测,实验室内8人还深度参与制定了1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首次建立了饲料中多环芳烃测定的标准检测方法。“我们的团队专业化分工协作高效,兼具科研实力与实战经验,可快速响应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提供数据支撑与解决方案。”张艳红的话语中透着责任与自豪。
四川威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食品部实验室
同样令人瞩目的是川开电气开关柜二次布线组,班组长冷慧和她的10人团队,承担着配电设备“神经系统”的精密布线任务,全年完成3000余台设备布线,接线根数超80万根,助力公司完成产值累积超11亿元,多个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对线材损耗高、工艺繁琐的痛点,这个班组主动提出系统性改进方案,将布线周期从11工时压缩至6工时,年节约成本55万元。“关键时刻,我们就是硬核担当!”冷慧的坚定,正是成都各个“花木兰班组”拼搏奋进的缩影。
川开电气开关柜二次布线组
在产业升级与“成都造”出海中
创新突破、精益求精、团队协作
从航天军工到机器人测试,不同领域的女性从业者展现出了共性——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极致的工匠态度,以及紧密协作的团队文化。这些特质,让她们在技术攻坚与产业升级中屡建奇功。
“航天产品的质量容不得半点马虎。”在成都航天军装五工段班组,10名女性成员承担着航天弹上等产品设备的核心生产任务。班组长冯济琴带领团队,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工作难题,借助“智能化看板”管理模式,班组整体产出效率提升300%以上,实现了一次交检合格率达99%以上。
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焊花先锋队”
在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焊花先锋队”的6名女性成员每天需完成60多台机器人的测试。凭借工匠态度,班组长杨小燕和成员们精准记录机械臂的轨迹与声音,测试上万台机器人出厂前的性能。“方寸之间的测试笼子,就是我们守护质量的战场。”她们的细致,为“成都造”赢得了国际口碑:卡诺普客户遍布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足迹跨越印巴、东南亚、美洲和欧洲四大国外市场板块。
“她力量”绽放于“钢铁丛林”
助力成都工企降成本、增效益
如今,“花木兰班组”如繁星点点,照亮成都工业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管理创新与成本优化的实践中就可见一斑。
“突破传统财务边界,扎根车间一线。”成都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是一支94%为女性的团队,她们建立“单耗对标数据库”,联合技术部门对烧结、包覆等关键工序进行200余次成本动因分析,推动单位能耗下降12%,直接降本超5000万元;通过前瞻性布局外汇避险策略,锁定50%以上外销收入汇率,全年实现美元收益1.035亿元。
通威太阳能金堂有限公司的“电池质量部S3外观分检组B班”
通威太阳能金堂有限公司的“电池质量部S3外观分检组B班”在电池片生产环节提报改善建议158条,有效实施108条,累计为公司带来收益超867万元,工作效率提升30%;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的研发支持班组,累计发表专利79项,主导公司自主研发项目10余项,节约成本约1000万元,实现营收超2.5亿元……
“要对你的结果负责。”“愿我、愿我们和你、和你们携手共创光明未来。”——这些话语,是成都工业女性从业者的真实声音。她们既是先锋队,也是守护者,在“钢铁丛林”中绽放芳华,扛起产业的半边天。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视频 吴茜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