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短剧行业在迎来高速发展阶段的同时,也面临着“唯热力值论”的现象,导致微短剧从业者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2.试用期内做出爆款微短剧是微短剧从业者安仪的焦虑来源,因为平台方的爆款标准并不清晰,且爆款人才筛选机制导致流动性很大。
3.然而,安仪认为微短剧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再度扩大受众,如果受众一直是下沉市场,那么微短剧就没有精品化的空间。
4.目前,微短剧市场的发展之路与当初的网络长剧有相似之处,但与传统电影、长剧集有本质上的不同,是一种快消品。
5.安仪预测,未来两年微短剧仍有发展前景,但两年后可能面临困境,如同网络电影在发展七八年后的命运。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行业欣欣向荣,从业者理应最早吃到红利。但在我们与微短剧制片人交流之后,却发现了一个与预期完全不同的事实:
但为了工资,安仪还是跳槽到了平台方。大部分平台制片的基础工资都比版权方、承制方的高,等有了爆款,就可以继续跳槽到其他平台,甚至按50%加薪。
另一方面,入局微短剧的从业者越来越多,普通的中小平台可用的人却越来越少。安仪所在的平台虽然按照爆款KPI淘汰了一些人,却一直招不到新人。
“入行的新人确实挺多的,我们陆陆续续辞掉好几位编剧了,但一直没见有新人上来。”
凭《许你一场悲欢》大量吸粉的马小宇
做微短剧制片的这些日子,安仪的一条切身体会是,一部微短剧是否成为爆款的决定性因素是剧本。因为绝大部分微短剧的演员表现、制作品质,其实都差不多。
2月热力榜TOP2《我,修仙多年强亿点怎么了》
从去年开始,微短剧“精品化”这个词在业内被频繁提起。市场向产品的下沉属性和监管部门的导向要求,始终是一种动态调控的关系。市场向微短剧畅销不体面,主流型微短剧体面不畅销,是一直以来难以彻底攻克的问题。看好微短剧发展前景的从业者认为,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是市场长期繁荣的关键。
曾辉、韩雨彤凭CP产出多部爆款微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