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省代表团中,身着瑶族传统服饰的房奕玲,是队伍中一道风景线。
全国人大代表、连南瑶族自治县大坪镇牛路水村村委会副主任房奕玲来自粤北山区,她所在连南瑶族自治县,57%的人口都是少数民族。
“瑶族民风淳朴,民族特色保存得也很好。例如,我们平时工作生活都会穿着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房奕玲告诉记者,来到牛路水村工作14年,她推动并见证了村民生活的改善。“我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当然也是受益者,现在我们自治县实现了学生就学率100%,自来水也都引到了家里,农民生活也越来越好。2023年11月13日,乡亲们期待已久的沥青路也铺到了我们村门口。”
受历史条件所限,村里不少老人没上过学,听不懂普通话,只会讲瑶语。走访调研时,房奕玲经常用瑶语跟乡亲们拉家常,收集建议。“这几年瑶族自治县通过林下经济结合民族医药的发展思路,经济发展迅速。我们还采用香菇跟稻谷轮种的方式,在充分利用土地的同时,群众的经济收入也实现了有效增加。另外,我们把香菇烤成了香菇酱,进一步延长了农产品的产业链,让乡亲们又多了一份收入。”
今年两会期间,房奕玲的建议一直围绕民族地区发展。“我今年主要关注民族地区的文化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希望在民族地区建设一个非遗的展示区,让更多游客体验到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我也期待林下经济与民族医药能够进一步融合发展,希望有关部门加大推动民族地区林下经济与民族医药融合发展力度,完善相关工作激励制度,例如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扶持力度,让更多农林下经济的优质产品走出清远,走向全国。”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贾政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