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现2025丨青春赛道上的创业领跑者:五位获奖学子与一个省份的“双向奔赴”

“如果把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比作金种子,湖南愿意当好哺育金种子的土壤。”2025年3月7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开放日上,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向全国的大学生发出邀请,欢迎他们到湖南来创业。

在湖南,大学生创业不再是孤勇者的冒险,而是一场有体系支撑的“创新马拉松”。当政府搭建赛道、企业提供补给、高校训练跑姿,青春的能量便得以尽情释放。

智能遇见制药:朱绍磊的“靶向人生”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实验室里,朱绍磊正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分子模型。这位制药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刚刚以“肿瘤靶向缓释制剂工艺开发工程师”为职业目标,斩获湖南省职业规划大赛一等奖。

“传统化疗像‘无差别轰炸’,靶向治疗是‘精确制导’。”朱绍磊用军事术语比喻专业。在社会实中,他目睹了晚期癌症患者因药物副作用产生的痛苦,这让他决心以制剂手段改善药物的应用性能。通过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他所在的团队通过构建纳米递药系统传统药物的靶向性能较直接给药提30%,并正在逐渐向动物实验发起转化

图片

这位“00后”对湖南的创业生态感触颇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尝试先进生产工艺的应用。在三年多的学习生涯中,他连续两年与团队夺得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让更多创新思维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在湖南,实验室里的微球,真的能滚成产业界的雪球。”他笑着说。

低空经济的“毫米级梦想”:许小燕与义昌仕的工业浪漫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车间,许小燕正调试着轻型运动飞机的电气系统。“航空人的合格标准是‘第一次就做对’。”她重复着师傅的教诲,手中万用表的指示灯忽明忽暗,如同低空经济闪烁的机遇。

距她三十米外的智能制造实验室,义昌仕正在调试玻璃盖板磨削产线。这个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把手机屏幕的抛光时间从60秒压缩到5秒。在他设计的控制系统中,工业视觉模块能识别0.01毫米的玻璃瑕疵,精度超过人眼十倍。“湖南的新型显示产业年产值已破千亿,我的职业目标就是让‘长沙智造’的屏幕点亮更多手机。”

图片

这对“技术CP”不约而同提到湖南的产业沃土:许小燕建议政府加大针对青年创业者的融资与孵化资源供给力度,实施精准政策支持;义昌仕则建议建议搭建校企对接平台,打造宽容试错、多元帮扶的创业环境。

数字政务与中医传承:余若曦与廖俊然的“破壁之战”

安徽姑娘余若曦在中南大学计算机系找到了人生坐标。在寿县大顺镇团委实习时,她目睹七旬老人为办社保卡往返奔波五次的窘境,这促使她开发出“政务数据流动沙盘系统”。

“湖南的数字政务建设跑在全国前列,这里能听见技术落地的回声。”余若曦提到的“回声”,包括湘江新区投入运营的全国首个政务区块链平台,以及长沙县推出的“24小时AI政务专员”。“未来,我希望开发出更完善的一体化政务平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她告诉记者

湖南中医药大学的针灸推拿工作室,廖俊然秉承“针药并行”治风湿的理念,用银针为患者缓解着强直性脊柱炎的疼痛累计在校针灸基地服务患者500人。这位“未来之星”国医大师熊继柏指导,勤奋钻研经典,刻苦实践,学习望闻问切、理法方药,掌握中医内外治法且具有着现代创业思维。她创建的“痹症中医诊疗数据库”,收录了3000例风湿病案例的舌象、脉象数据,并开发出AI辅助诊断模型。

图片

廖俊然参与全国多地风湿病专业讲座,学习中华民族卫生协会会长吴英萍的特色风湿病疗法,总结了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疑难杂症的多种汤方并且带领团队研发风湿病患者适用的各类产品,如风湿诊疗仪、风湿病患者专用针具、针对不同风湿证型的养生药茶。未来,她将继续在中医领域深耕,以中医攻克痹症,为更多风湿病患者减轻痛苦。

政策赋能:湖南如何打造“大学生创业热带雨林”

透过几位学子的故事,可见湖南培育创业生态的系统性布局

政策层面2024年底湖南出台了《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若干政策措施》。今年1月底,省教育厅牵头组织财政、人社、工信、科技、财政、金融、税务等部门相关处室负责人集中办公,汇编了《支持大学生留湘来湘创业政策》,梳理了《支持大学生留湘来湘创业政策指南》。目前,正按“一册在手、一目了然”的要求,分纸质版、网络版、视频版等3个版本进行优化,并广为宣传推广。

目前,已完成省大学生创业基金会名称核准工作。团省委协同湘江新区(大科城)开展支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进校园系列宣讲活动,累计开展活动20场,覆盖14个市州104所高校,线下线上参与师生超过40万人次。

在这片热土上,朱绍磊们的AI制药、许小燕们的低空装备、余若曦们的数字政务,正从图纸走向车间,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要把年轻人的奇思妙想,转化为湖南高质量发展的‘源代码’。正如廖俊然在针灸时所言:“找准穴位,巧施针法,自能通经活络。”湖南的创业生态建设,恰似这中医智慧的现实映照——以政策为针,以产业为药,疏通创新脉络,激活经济气血。这片土地正在证明:最好的职业规划,从不是一个人的奋斗,而是一座城的托举。

潇湘晨报记者章杨梓昕 摄影记者肖天健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