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沈燕芬:农机安全有保障、农机手有奔头,农业现代化才更有底气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擘画新蓝图。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

全国人大代表、“90后”返乡新农人沈燕芬始终关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痛点问题,今年两会继续关注“三农”方向,围绕“农民主体地位提升、农业安全韧性增强、农村生态价值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片

沈燕芬。图/受访者提供

沈燕芬指出,过去一年,她的工作内容主要围绕“农民权益保障”和“农业可持续转型”两大主线。在工作过程中,她关注到农机手等农业一线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发展困境,如保险缺失、技能断层。

她向九派新闻表示,当前,我国农机保有量突破2亿台,但农机手面临技能断层、保障不足等问题。

基于此,沈燕芬认为应强化农机安全保障与农机手发展,并提出三点建议:普惠化农机保险,降低事故致贫风险;推广“师徒制”培训+网格化维修网络,破解“用不好、修不了”难题;免征农机手个税,让职业更有吸引力。

她表示,农机是粮食生产的“铁牛”,农机手是驾驭“铁牛”的“新农师”,只有让农机安全有保障、农机手有奔头,农业现代化才更有底气。

沈燕芬告诉九派新闻,这些建议聚焦“人”这一关键要素,能够保障农民权益。她坚信,只有让农民有保障、农业有潜力、农村有未来,乡村振兴才能真正“活起来”。

九派新闻特派记者 代梦颖 北京报道

编辑 任卓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