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经各分工会民主推荐,医院考核评审,授予夏庆欣、周可树、田文、王丹丹、徐慧芳、郑珂、刘伟玲、李丁、管唯唯、李汝平等10位同志2024年度“十佳”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近日,在郑院领导深入临床一线,慰问在院的“十佳”巾帼建功标兵代表,并向全院女职工送上节日问候和美好祝福。
院领导对受到表彰同志立足本职岗位作出的突出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勉励她们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党委书记伊文刚一行慰问
巾帼建功标兵、病理科主任夏庆欣
夏庆欣,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美国Creighton医学中心及德国Orderburg大学访问学者,河南省自然基金项目获得者,2024年度综合目标管理优秀科室主任。从医30余年来,积极上进,刻苦钻研,打造了深厚的专业素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带领团队积极学习,从病理诊断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规范化诊断以及教学科研等多方面、全方位提升科室实力,科室多次荣获医院“十佳团队”荣誉称号。通过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全面保障医疗安全运行,顺利通过国家合格评定认可委(CNAS)认可。作为淋巴瘤、乳腺癌病理亚专业带头人,积极推动亚专科建设,参编多篇指南制定及编写。作为临床病理住培专业基地主任,带领教学团队不懈努力,自2022年以来,本专业基地执业医师通过率、结业考核通过率均为100%,并荣获院内“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先后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持多项省部级以上重大课题,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总院长李晔雄一行慰问
巾帼建功标兵、血液科副主任周可树
周可树, 中共党员,血液科副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原医疗卫生领军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致力于淋巴系统肿瘤诊疗工作20余年,善于淋巴瘤等个体化精准治疗,赢得业内和患者广泛好评。作为PI负责了200余项淋巴瘤相关的国际及国内多中心新药临床试验(多项项目作为全球/国内牵头PI),先后接受了FDA核查在内的多次新药上市前核查,成功助力了泽布替尼、奥布替尼、PD-1单抗等抗淋巴瘤新药上市,造福无数淋巴瘤患者;在淋巴瘤新药临床试验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临床试验入组数量及质量得到业内广泛认可;部分临床研究成果在全球淋巴瘤大会及美国血液学年会做口头报告及壁报展示;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多项创新性的淋巴瘤个体化、精准化治疗策略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内的多项课题,近5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JCR 1区SCI论文10篇,影响因子共118.5分,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3.168分。多次获得“人民好医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副书记韩斌斌一行慰问
巾帼建功标兵、骨与软组织科田文
田文,医学博士,助理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专注于恶性骨肿瘤临床治疗和转化研究。自2022年入职我院骨与软组织科以来,积极推动肿瘤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新进展,并致力于优化个体化治疗方案。秉承“患者至上”的理念,始终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推动肿瘤治疗的精准化与个性化。进入我院博士后工作站后,深入开展“恶性骨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部共建项目1项,海外研修项目1项。积极参与临床研究和多学科协作,致力于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造福更多患者。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3篇中科院一区SCI论文。
副院长崔巍一行慰问
巾帼建功标兵、妇科王丹丹
王丹丹,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妇科青年医师,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潜心于肿瘤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围绕乳腺癌增殖转移、糖酵解发生、通路调控、基因转录和翻译后修饰以及免疫治疗等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Cancer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杂志发表SCI论文5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省级项目各1项。论文被2024中国抗癌协会近距离放射治疗专委会第六届全国学术大会以及2024CCHIO大会近距离放疗专委会评为“优秀论文”,并进行论文汇报交流。
总会计师景晶一行慰问
巾帼建功标兵、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徐慧芳
徐慧芳, 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原医疗卫生领军人才,河南省卫生健康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恶性肿瘤的预防及控制研究,在工作中始终秉持“医防融合、医防协同”的理念,围绕癌症综合防控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开展系统研究。主持和参与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等各类课题10余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河南省肿瘤防控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肿瘤预防国际联合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累计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5部,获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河南省医学科技一等奖各1项,先后荣获河南省疾病预防与控制先进个人、河南省医疗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及健康中原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先进个人等称号。
副院长任武一行慰问
巾帼建功标兵、放疗科郑珂
郑珂,医学博士,放疗科青年医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从事胸部以及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专注于通过精准放疗技术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以“精准+温度”为理念快速成长,以青年医者的创新锐气与人文温度,诠释“小医师也有大担当”的标兵精神。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探索“肿瘤代谢-表观遗传”在胸部以及头颈部肿瘤进展中的调控作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Metabolism等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副院长张鹏一行慰问
巾帼建功标兵、药学部李丁
李丁,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管药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河南省中青年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优青人才,河南省临床药理学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主要从事肿瘤预后预测模型构建、抗肿瘤药物药理和作用机制研究,主持国自然青年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2项。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先后获全国肺癌大会、中国肿瘤学大会优秀论文奖,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河南省医学科技一等奖及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各1项。研究成果阐明了肿瘤化疗耐药的新机制,开拓了肿瘤精准药物治疗的新策略。此外,其还致力于患者用药指导和药学知识科普,组织发布药学科普文章60余篇,被评为2024年度健康科普优秀专家。

副院长刘艳艳一行慰问
巾帼建功标兵、肿瘤内科刘伟玲
刘伟玲,医学博士,肿瘤内科青年医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长期致力于晚期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研究与临床转化工作,在消化道肿瘤精准诊疗领域形成特色优势。通过多组学分析建立了一套食管癌系统完整的肿瘤标志物的筛选流程,为食管鳞癌的基因组特征提供了全面的见解,并确定了食管癌早期诊断标记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为食管鳞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开创的食管癌分子分型体系以期应用于临床诊疗决策,从而显著改善晚期患者的生存预后。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省部共建(重点项目)、三个100“临床医学科学家”等多项课题,并入选省级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培养计划。荣获河南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影响因子40.3分)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并参与发表Nature、Cancer research等杂志,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项。
工会主席吕丽红一行慰问
巾帼建功标兵、微创介入科管唯唯
管唯唯,放射医学硕士,副主任技师,积极开展基于肿瘤微创介入技术平台的影像诊疗一体化研究,聚焦智能影像引导下的微创介入治疗精准化探索,发表科研论文6篇,参研全省多中心科研课题2项。开展新技术“DSA双期CBCT扫描技术”,并积极推进微创介入科“经动脉留管增强CT扫描技术”,确保肿瘤的精准消融。2022年入选欧洲放射学会年会(ECR)口头发言,相关研究入选ECR壁报,并在全国多个学术大会发言;2024年入选中日韩肿瘤消融论坛。在2024年河南省青年医务人员实践创新竞赛中,荣获医技组一等奖。
(外出进修学习中)
李汝平,医学博士,核医学科青年医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河南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致力于各种恶性肿瘤的影像及核医学诊断技术的优化与创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早期发现率;积极运用先进的核素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且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参与多项多中心临床研究,获得发明专利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在核医学专业顶刊《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篇,在《中国癌症杂志》以第一作者发表专家述评1篇。多次在全国大会上进行口头交流和壁报展示,曾分别获得河南省和广东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目前承担国自然青年项目1项,河南省联合共建项目1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实现了核医学科国自然项目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