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萧县积极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聚合特色农业、文旅资源,走好“产业固本、文化铸魂、旅游赋能”发展路径,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产业为基,为农文旅融合固本
近日,在萧县庄里镇高庄村米田农业科技园大棚里,绿宝石、黄金珠、黑珍珠等各色小番茄挂满枝头,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采摘。“我们这个产业园建有集水肥滴管、智能控温为一体的数字化日光温室,可实现冬季果蔬绿色、高产、高质目标,能确保四季丰产不间断。利用这些智慧农业设施,我们大力发展反季节车厘子、番茄等特色农业,并开展‘认领一棵苗’活动,目的就是赶在春天旅游旺季,吸引皇藏峪、天门寺的游客前来采摘,让他们花少许的钱,体验更多丰收的快乐。这活动仅5天,就有200多人参与了,看这趋势,今年我们一准能迎来首季‘开门红’!”该村党支部书记薛炳乐呵呵地说。
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特色产业是基础。目前像高庄村这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村庄比比皆是。近年来,萧县依托独特的农业资源,除大力发展辣椒、白山羊等“七彩”农业外,还通过合作社、龙头企业、示范园等带动形式,大力发展车厘子、草莓、西瓜、彩色番茄等特色产业,探索拓展乡村种养、加工流通、休闲旅游、乡村服务等多元化富民产业项目,着力打造“育、产、供、加、销、游”全产业链条;同时秉承绿色生态原则,突出市场效益,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助力集体增实力、群众增收益。2024年,该县“七彩农业”总产值达60亿元;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达230亿元。
深挖文化资源,为农文旅融合铸魂
萧县是全国著名的书画艺术之乡和文化大县,域内文化资源丰富。当地文旅部门紧抓农文旅融合发展契机,深挖文化内涵,充分发挥生态文化、传统文化、乡村文化的资源特质,打造多元化的“文旅套餐”,做足文化、康养与旅游融合文章。
葡堤原乡一角。萧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白土镇张村葡堤原乡,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观光步道、萌宠乐园、秋千乐园、垂钓中心、露营基地、葡萄科普研学基地等基础设施已建成使用,2025年度全县农村党员冬训春训暨村级后备力量示范培训班正在此举行。
“白土镇积极依托境内的倒流河风景和葡萄产业,深挖古萧窑遗址、花甲寺新石器遗址、苏轼寻炭处等历史文化资源,并着力加强葡堤原乡建设,创新举办了风筝文化节、葡萄文化节、星空嘉年华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既吸引了大批游人前来观光体验,又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该镇宣传委员胡淑静介绍。
丁里镇郭庄知情园羊村美食馆。萧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丁里镇郭庄知情园,该镇已巧妙利用郭庄知青点故址,实景还原了五六十年代的知青宿舍、教室、食堂、供销社等场景,并对垂钓园等重点区域进行升级改造,建成生态停车场、知青馆、羊村美食馆、民宿小院、游客服务中心、民俗美食街区、知青主题街区等配套设施。“郭庄知情园的建成,为追溯知青历史、弘扬知青精神、挖掘新时代知青文化的内涵提供了空间载体,它不仅点亮了我镇的文化特色,扮靓了本地的村容村貌,更有效带动了乡风文明建设,促进了乡村文化振兴。”该镇镇长欧阳星说。
而永堌镇依托本地王山窝梅林、永堌水库、圣寿寺等自然资源,巧妙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将古老村落许岗村打造成极具童话色彩的“皇藏溪谷”网红村,使整个乡镇成了游客每年春季必去的旅游打卡地。孙圩子、庄里、官桥、刘套等乡镇则充分利用杏花、桃花、梨花、书画等资源优势,举办杏花节、梨花节、桃花笔会等各种文化艺术节,“以节促旅、以旅兴农”,进一步擦亮了萧县文化名片,助推了生态旅游、产业振兴、乡风文明等全方位发展。
丰富旅游形态,为农文旅融合赋能
刚入三月,萧县皇藏峪景区微信公众号便宣布:今年3月8日至9日,所有女性游客关注本景区官方抖音号及微信公众号后,可免费进入皇藏峪景区和天门寺景区游览。这是该县为丰富旅游形态、促进全县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常见方法。
全省正能量网络名人组团来萧采风在皇藏峪合影。萧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为进一步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刺激消费,我县不断丰富旅游组织形态,先后以‘品萧县文化赏萧县书画游萧县美景尝萧县美食’‘伏羊情・萧县行’等为主题,借助每年一度的伏羊文化节,组织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游览观光。”该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还以“自媒扬新风‘徽’聚好故事”为主题,邀请全省正能量网络名人组团来萧采风;以“书画”为媒,邀请全国各地的书画艺术家们来萧开展“百名画家画皇藏”写生交流活动;积极与长三角各省工会联合,组织干部职工来萧县皇藏峪旅游康养。
除丰富旅游组织形态外,该县又不断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形态,组织开展自行车旅游、赏花游、夕阳红旅游、夏令营旅游等;不断创新旅游经营形态,开展淡季半价游、周五上午10点后免费进景区等促销活动;并把景区、景点、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户外运动、采摘体验等旅游产业化方向发展,既促进了旅游产业收入持续增长,又推动了乡村全面振兴。2024年,该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0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4.8亿元。(张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