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民晚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郁瑞芬注意到,许多街道统一了背景色调与招牌,显得有些死板。她建议,取消强制统一招牌政策,允许商户在安全规范前提下自主设计,保留城市烟火气。“各个品牌和店铺都有自己的调性,应该让它们鲜活起来。”同时,建立商户、居民、政府共商机制,平衡管理规范与特色。
这个建议是切中肯綮的,但这个话题也属于老生常谈了。以前新闻报道中不时会有类似的事情,说哪里要求临街店铺统一招牌了,甚至要搞成统一的黑白色,而这样的黑白招牌既不具有相应的功能,又看起来比较丑,还会损害商户的正当权益。因此,每当类似之事发生,公共舆论场上总会给予调侃和批评。
店铺招牌本就不必整齐划一。原因在于,招牌好比是店铺的脸面,就好比我们人为了好看,会穿不同的衣服、理不同的发型一样,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自然会根据自家店铺的性质、产品、卖点而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招牌。而这些充满创意的招牌,不仅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本身也能装饰城市街头,起码比整齐划一的黑白色好看得多。
但非常遗憾的是,总有个别地方的管理者,或出于病态的审美,或想着谋取私利,或纯粹想彰显“长官意志”,对街边商户的招牌瞎管理、瞎指挥,结果引发不必要的矛盾与问题,适得其反。如今有政协委员提出这个建议,希望取消强制统一招牌政策,允许商户在安全规范前提下自主设计,这个建议是挺好的,期待能够纳入顶层设计当中,写进相关的政策文件,从而真正约束个别地方权力之手的乱伸。
应当看到,允许商户自主设计招牌的权利,不仅是为了保障商户的正当权利,不仅能让丰富多彩的招牌成为城市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也不仅仅是保留城市烟火气,更在于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不好的表现。也就是说,一个地方的店铺招牌如果都是整齐划一的,那就说明城市管理者管得太多、太细,没有给商家更多的自由裁量空间,缺乏基本的包容和理解,那么相应地,营商环境很难说会有多好。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五颜六色、丰富多彩也可以是店铺招牌的姿态。
昆明日报评论员
责编:莫开井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