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地处成渝相向发展桥头堡的简阳市,正以 “锚定高质量发展坐标,争做县市新城加快发展‘排头兵’”的姿态,致力于打造“成渝制造新基地、国际临港商务区、和美乡村丘区范”。
这座拥有 “天府门户、空港简阳”美誉的城市,以“立园满园”行动为抓手,在产业升级、城乡融合、改革开放等领域展现担当,力争在成都 “经济大市挑大梁”的征程中展现出独特的县域担当。
产业立园
以创新驱动“成渝制造新基地”建设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事实上,近年来,简阳市围绕新技术、新赛道、新形态、新要素、新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让传统制造业“老树发新芽”,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让新兴产业“雨中长春笋”,蓬勃发展壮大;让未来产业向“春日添新苗”,构筑工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当前,简阳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加速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
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简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其中,依托立昂云数据、四川能投天府云两大算力中心,简阳正逐步构建起西南地区算力矩阵。预计2025年底,简阳市算力规模突破11000P,占成都市总量50%以上,支撑人工智能大模型、智慧城市等领域发展,成为数字经济“超级引擎”。
天府国际机场战略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2024年,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引进航润航空资产循环利用项目,落地民航创新服务中心、空铁公综合交通枢纽,构建以航空枢纽经济为核心,以临空商务商贸、平台经济产业为支柱的“1+2”临空产业体系,正加快建设空港核心功能服务区、临空国际商务区、电商智慧物流区、乐购潮娱时尚区,打造空铁枢纽港、商贸物流港。
与此同时,简阳实施工业扬长补短三年计划,装备制造、绿色建材等产业向智能化转型。中国五冶集团(成都)建筑科技产业园钢结构智造基地智慧化生产线投产,全面达产后,该基地年生产钢构件能力达16万吨;普正新能源载体精密结构件基地全部建成达产后,有望实现年产值40亿元以上。
城乡融合
以“千万工程”经验绘就“和美乡村丘区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简阳,以缩小城乡差距为主线,探索丘区乡村振兴新路径与之有着极强的呼应。
近年来,简阳始终把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缩小区域、城乡、收入差距作为谋划一切工作的逻辑起点。其中,简阳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力抓好以粮食安全为重心的农业生产,将现代种业、智慧农业作为主攻方向,持续深化着“五良”融合发展模式。
如今,简阳全力推动沱东生态农场片区项目集群,加快推进“2+8”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让粮食产量连续3年稳定在40万吨以上。首衡集配平台西南总部项目签约落地简阳,不仅将建设食品研发及精深加工中心、智慧冷链中心、大数据中心等,还将带来线上交易平台西南结算中心。推广“揭榜挂帅”行动,石钟镇前锋村“幸福美好农场”融合腊味工坊、草莓采摘等业态,农民人均增收超3000元。
同时,为推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推动节能降耗等方面,简阳也不遗余力。2024年创建省级县域医疗次中心3个,县域内就诊率达95.3%;简阳经开区入选成都市绿色低碳产业重点园区;空气优良天数增加21天,PM2.5平均浓度下降10.5%。
四川能投天府云数智产业园。简阳市委宣传部宣传部供图
改革攻坚
以“全员招商”优化营商环境释放活力
以制度创新也不断破解发展瓶颈,简阳也与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的“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深化‘放管服’改革”,始终保持同频。
近年来,简阳通过制定“精准服务、集成服务、增值服务”机制,组建企业服务专班,实现重大项目“全链条帮代办”。
2024年,简阳市签约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15个,三只松鼠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10户,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
通过深化“东双简”特别合作区建设,构建起成都临空经济“一体三翼”的发展格局,共同推进产业集群共建、高端要素共引、惠民实事共办、区域发展共谋。双流航空经济区保税物流中心“简阳仓”的建立,更是为区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保税仓库、跨境电商等领域的深入合作,让“双东简”的协同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从“城市机场”到“机场城市”,从“农业大县”到“智造新城”,从“成渝节点”到“开放枢纽”,当前,简阳正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引,在“立园满园”中锻造硬实力,于城乡融合中书写民生温度。2025年,简阳将聚力建设成都市域副中心,全力推进“两重”“两新”建设,争做县市新城加快发展的“排头兵”,为成都“经济大市挑大梁”贡献更大力量,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宏图中书写新时代的“简阳担当”。(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