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关税延期!墨西哥却收到经济危机警告:2025年上半年或迎来至暗时刻?

AI划重点 · 全文约3636字,阅读需11分钟

1.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宣布与美国达成关税延期协议,暂停征收关税直到2025年4月2日。

2.然而,墨西哥经济数据表现不佳,2025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疲软,多项关键指标亮起红灯。

3.辛鲍姆政府试图通过加强能源独立、推动粮食自给自足等方式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4.另一方面,墨西哥在安全领域取得显著成果,2025年2月边境芬太尼缉获量同比下降41.55%。

5.由于结构性困境,墨西哥经济在外交止痛剂难掩经济病灶,需要启动真正的结构性改革。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总统霸气宣布与美国达成关税延期协议,赢得外交喘息机会;另一边却是经济数据如坠寒冬2025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疲软,多项关键指标亮起红灯。光鲜外交背后,产业链依附、政策矛盾、地缘政治等结构性困境层层紧逼。

 

关税延期了!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在3月6日霸气宣布,墨西哥和美国就《美墨加协定》(USMCA)项下商品关税达成延期协议,墨西哥暂停征收关税直到2025年4月2日。

 

这事儿得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关税审查提议说起,本来协议2026年才正式审查,现在双方提前开启双边对话,打算好好聊聊关税调整和贸易规则优化,这一延期就是给双方谈判争取时间呢。

 

辛鲍姆总统在发言里那可是反复强调墨西哥主权的重要性,一口一个“合作得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

 

这可不是嘴上说说,墨西哥在实际行动上也很有一套。

 

他们大力加强能源独立,忙着建设双口炼油厂;还努力推动粮食自给自足,想让自己吃饭的事儿不依赖别人;就连受冲击的产业,像瓜纳华托州的纺织业,也在努力恢复。这一系列操作,就是想减少对进口的依赖,自己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不过呢,辛鲍姆还提到要审查和中国的关税政策,说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这背后的心思咱也得琢磨琢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各国贸易联系紧密,墨西哥这一审查,不知道会对中墨贸易产生啥影响,后续咱可得持续关注。

 

还有个有意思的点,这次关税延期居然和墨西哥在安全领域的努力挂钩。

 

辛鲍姆透露,墨西哥在打击毒品和非法移民方面下了大功夫,又是部署国民警卫队,又是加强边境检查,还和美国海关合作,效果显著,2025年2月边境芬太尼缉获量同比下降41.55%。墨西哥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贡献这么大,理应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还真是底气十足!

 

为了庆祝这个协议达成,墨西哥政府3月9日在佐卡洛广场举办社区活动,想让民众感受国家主权的力量,增强自豪感。

 

辛鲍姆还承诺优化领事馆服务,保障海外移民权益,看来是想全方位提升墨西哥在国内外的形象。

 

别忘了,USMCA可是北美地区的重要贸易协定,覆盖三国约12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这次关税延期可不是小事,背后是美墨在平衡安全合作与经济利益上的复杂博弈,也给两国未来贸易谈判定了个基调。

 

墨西哥以后估计还会在主权框架内,一边寻求合作,一边努力平衡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

图片

 

墨西哥经济上半年要“翻车”?数据可不乐观!

 

这边墨西哥和美国刚在关税上达成协议,那边经济数据却给大家泼了盆冷水。

 

墨西哥城的国家统计与地理研究所(Inegi)通过计算综合指标系统,发现墨西哥经济在2025年上半年形势不妙,增长低于趋势,越来越疲软。

 

先看看反映短期经济行为的领先指标,1月份只有99.6点,不仅低于长期趋势,还比12月下降了0.11点,而且这已经是连续第九个月下降了,简直是“跌跌不休”。

 

再瞧瞧反映经济进展行为的同步指标,同样是99.6点,创下2022年以来的最低纪录,和11月相比减少了0.14。

 

上一次指标跌到这个数,还是2020年初,紧接着就是疫情让经济大滑坡,这次会不会重蹈覆辙呢?

 

2025年1月,领先指标跌破100这个重要阈值,6项里有4项都在下跌。

 

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0.17个百分点,投资制造业也下降了0.20个单位,墨西哥证券交易所(BMV)价格和报价指数(IPC)下跌0.01点,还好实际汇率上涨0.26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0.04%,不然就更难看了。

 

2024年12月,同步指标也跌破长期阈值100,6个组成部分集体“拖后腿”,导致月度下降。

 

全球经济活动指标(IGAE)下跌0.22点,制造业跌0.32分,零售额跌0.06,IMSS保险、进口保险各跌0.07,城市失业率(反向)涨0.03%。

 

这一连串数据看下来,墨西哥经济就像一艘在暴风雨里飘摇的船,前路充满未知。

图片

 

墨西哥的“主权合作”与经济隐忧

——光鲜外交背后的结构性困境

 

外交止痛剂难掩经济病灶

 

墨西哥和美国达成了关税延期协议,乍一看,好像墨西哥在外交上取得了主权胜利,但实际上,这恰恰暴露了墨西哥经济体系藏得很深的脆弱性。

 

辛鲍姆政府把关税暂停到2025年4月,说白了,就是在给美国2024年大选后的政策不确定性,还有经济衰退风险“买单”。

 

美国经济衰退,Inegi同步指标都跌到疫情刚开始时的水平了。

 

墨西哥这招“以空间换时间”,看着挺聪明,可现实却很残酷。

 

墨西哥制造业就业率已经连续9个月下降,进口需求也在萎缩。政府一边高调宣扬“能源主权”,可制造业投资指标却跌了0.2个百分点,这就说明国有化政策把私营企业都给挤兑得没地儿了。

 

更危险的信号是,墨西哥想用安全合作,比如芬太尼缉获量下降了41.55%,来换贸易利益。

 

这就显示出它依附型经济的艰难处境。边境管控看着好像有点效果,可这根本没办法转化成产业竞争力,反倒可能让“禁毒换市场准入”这种不正常的交易模式一直存在。

 

再看看同步指标里,城市失业率上升,零售业也在萎缩,这就说明普通老百姓根本没从关税延期里得到啥好处,还得一边听着主权宣传,一边承受生活压力,心里别提多矛盾了。

图片

 

结构性危机的三重绞索

 

有两件事,都指向了墨西哥很难解决的三个大难题:

 

·产业链陷阱:USMCA框架下的“假主权”:

 

墨西哥制造业看着好像因为近岸外包得了好处,其实是掉进了更深的依附陷阱。

 

瓜纳华托州的纺织业复苏,全靠美国订单,汽车产业也只能做些低附加值的活儿。

 

美国加快推进《芯片法案》,还让供应链回流,墨西哥所谓的“制造业复兴”,说白了就是在给美国淘汰的产能做代工。

 

Inegi数据显示,2025年制造业投资在下降,证券市场也不行,这就证明这种模式根本长久不了。

 

·政策矛盾:国有化和市场化的冲突

 

辛鲍姆搞的双口炼油厂这些“主权工程”,其实就是拿财政赤字(政府债务率都超过50%了)去补贴效率不高的国企,这和吸引外资需要的开放环境完全是矛盾的。

 

同步指标里进口下降了0.07%,这可不是因为国内需求能替代进口了,而是企业因为政策不稳定,不敢更新设备,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

 

政府搞社区活动,想让大家有“主权自豪感”,可资本市场(BMV股指跌了0.01%)已经用实际行动表示不看好了。

 

·地缘政治陷阱:中美博弈下的战略过度消耗

 

墨西哥说要审查中国关税,这就暴露了它在“经济靠美国、资源靠中国”之间摇摆不定的战略困境。

 

2025年关税窗口期,正好赶上美国对中国“去风险”的关键时候。

 

要是墨西哥盲目提高对中国的贸易壁垒,那它就没办法稳定地拿到锂电池原料(中国控制着全球60%的锂加工)、光伏组件等战略资源,这样一来,制造业成本肯定得增加。

 

这种“选边站的焦虑”,再加上Inegi预测的经济疲软期,可能会让墨西哥在外交上不得不做出更多让步。

 

墨西哥的困境是全球化退潮期发展中国家的典型样本:外交层面的战术周旋无法掩盖经济结构转型的失败。当辛鲍姆用“主权合作”话语粉饰现实时,Inegi的数据已撕开伪装——没有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主权”,不过是依附性经济的精致外壳。

 

若不能启动真正的结构性改革,2025年或将成为墨西哥“失去的十年”的起点。

 

届时,关税协议到期不再是博弈筹码,而是经济硬着陆的倒计时触发器。

 

图片

 

危机中的“逆风投”

 

2025年3月,墨西哥的地缘政治与产业转型都到了关键时候。对中国企业来说,要想在这儿实现大发展,就得抛弃以前的老办法,用“技术卡位+规则套利+生态重构”这套新策略,打开新局面。

 

逆向投资,抢占技术高地

 

美国出台《芯片法案》,对咱们搞技术封锁。不过,中国企业可以逆向投资,在墨西哥半导体产业的“夹缝”里找到突破点。

 

比如说,把二手光刻机租给墨西哥的半导体封装测试厂,像ASML1980Di这种型号就行,再配上咱们自己研发的28nm成熟制程工艺包。

 

这么做,因为设备不涉及EUV技术,躲开了美国的出口管制,还能和墨西哥企业签长期服务合同,好处多多。还有,在蒙特雷建立RISC-V架构设计中心也是个好主意。

 

当地高校每年能培养10万工程专业毕业生,利用这些微电子专业人才,开发定制的车规级芯片,就能避开x86/ARM体系的专利限制。

 

在锂电产业上,墨西哥把锂矿收归国有后,提炼高纯度碳酸锂的能力不行。

 

中国企业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在奇瓦瓦州建个退役动力电池拆解基地,用湿法冶金技术提取锂、钴、镍,提取率能超过95%,直接供应给宁德时代在墨西哥的工厂。

 

墨西哥城有200万辆燃油摩托车,咱们推出磷酸铁锂换电柜系统,和当地的出行平台合作收服务费,把废旧电池变成“宝贝”。

 

图片

巧用规则,重塑北美产业链

 

中国企业还能利用规则套利,改变北美产业链的游戏规则。

 

就拿光伏组件出口来说,把它拆成铝边框(中国生产)、EVA胶膜(东南亚生产)、电池片(在墨西哥组装),分批次运进墨西哥。

 

这样就能利用USMCA里“区域价值成分≥75%”的规则,不用交关税了。

 

往美国出口的时候,在墨美边境的新拉雷多建个“闪电工厂”,72小时内完成最后的组装,满足“实质性转型”的要求。

 

在数据主权方面,咱们可以在墨西哥城建个西语AI训练数据中心,帮TikTok、SHEIN这些企业处理拉美用户的数据。根据《墨西哥联邦数据保护法》第8条,数据可以传输到“等效司法管辖区”,咱们就能把这儿打造成中美数据的中转站。

 

另外,开发工业物联网“黑匣子”方案,把重要数据存在墨西哥本地服务器,分析结果通过区块链传到中国总部,避开USMCA“数据本地化”的规定。

 

重构生态,打造特色产业圈

 

生态重构也是中国企业投资墨西哥的重要策略。

 

在农业科技方面,可以“降维打击”。在哈利斯科州建LED光源垂直农场,引进中国抗病基因编辑玉米种子,用“非生物技术”的名义,躲开墨西哥的转基因禁令,抢占每年3300万吨玉米的大市场。

 

和当地等酒庄合作,用HyperledgerFabric链上追踪系统,把龙舌兰酒从种到装瓶的全过程都记录在链上,实现区块链溯源,然后卖到中国高端市场,能多赚30%的钱。

 

墨西哥的特别之处,不在于变成“第二个中国”或者“北美代工厂”,而是它在地缘规则冲突里,能起到缓冲带的作用。中国企业别再只想着靠低成本赚钱了,要多关注技术上的不对称。

 

只有这样,才能在墨西哥站稳脚跟,创造新的商业奇迹。